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人物 >

马来西亚饮食界头号人物、美食家鼻祖“食公子”

来源:CCTV今日视界| 2021-09-28 14:55

谈及大马美食家,绝不能忽略廖城兰。自80年代出道至2020年,可谓红透一时,是在马来西亚制造许多“第一次”的始祖。以他行事基调,甚至影响后来许多美食家追随乃至亚洲。

大马美食家鼻祖食公子/图片来源:《食公子经典》

 

很多人都以为,他是继中国香港美食家崛起的美食作家。但却没想着,他二十来岁起,从投稿到当上专栏作家,写作龄之长,很多小学生已是他粉丝,如今成家立业,而后他们的小孩继续读他的作品,当然也会以他为奋斗目标,想当优质的美食家、食神。

 

由于食公子写作龄很长,很多人小时就已看他作品,如今成家立业,他们的小孩又成他的年轻读者,图中是越省参赛老师带领学生吃“肉骨茶”,巧遇食公子要求合照 / 图片来源:《食公子经典》

 

于2000年前后那个美食新世代,没有任何支持,还能排众而出在“鼻祖”这位置定层。因他低调不等于没有人不佩服他夫妻俩的毅力。在稿酬微薄下,依旧任劳任怨为食坛、华人刊物付出,以维护华社在马来西亚的尊严。

食公子的思想、行为正代表那时大马人因经济蓬勃,而对饮食的渴望性心理,故特别适合大众口味,尤其中年知识份子。因此,作为国际烹饪大赛评审的他,影响力可说能与各国美食家媲美,且深深影响着后世人对饮食的思想,提高该国对世界饮食文化的进步。


大马美食家食公子于国际烹饪大赛结束晚宴,为中国国家体育训练局处长薛玉恒示范源自广东“鱼生”,发扬于马来西亚国家传统美食“捞鱼生”吃法/图片来源《食公子经典》

 

有大学论文说他的文章,流于拟人化和口语性,浅易而明白,殊不知造成此文字主流,是因他天生“读写障碍”,需要以“念”,妻子“听、写”。帮助每一篇作品的克服。夫妻俩的感情,因此更加弥笃情深。

 

对这么个早熟,来自破碎家庭,历经坎坷的年轻人,就他那不服输性格,想要在父母面前争一口气,认为他与一般小孩无异,也能读、写,开始投稿,更以笔名“食公子”这取自《春秋左传》典故华亥与其妻送饭予质子“食公子而后归”,以此激励他因“学障”给予的迷茫,不得不逃离那囚禁他理想多年的家,弄得伤痕累累,再因情殇,即将放弃自己之际,以上进心报答其妻李翠枝,每日赠予“饭盒”之恩。

 

而他第一本著作《马六甲娘惹味》,几乎众多出版社都不感兴趣,在拖了一年才出版,成为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各国国家图书馆、大学藏书,内容甚至被核心期刊引用。同时,亦是第一个提及南洋菜系之马来西亚菜系,源自马来群岛学说,并将之划分为三等社会阶层及五大源流的学者。在2011年,获得中国国际研讨会优秀论文奖。

 

就他成名路途也不算顺利。从2000年的杂志专栏作家成为《南洋商报》全国业务专员,就必须潜规则替报章、刊物以购版位、卖书、卖报,开发的形式,延续他的写作生命,但真正让食公子名噪一时,则是他以食肆挂照片的策略,软突破出版社对他的限制性,在国内几达一千幅照片,作为食肆驰名指向性,自此又有了“食神”名谓,甚至合约要申请者张挂十年。但也因这股风靡为他招至同行眼红,带来日后“人格谋杀事件”,让他意兴阑珊,离开所有平面媒体,辗转成为以制作饮食、广告导演的新里程,并未因有心人觊觎大马饮食的商业利益、美食家这虚名,受到围剿而颓靡不振。

 

食公子与来马来西亚拍摄作品,就读新加坡大众传播大学徐渺寓、中国广州高晓怡、北京常瀚,客席教授网络视频的技术转移,图上为拍摄有“小福州”之称永平,将源自广东云吞面“马来西亚”化的变革 / 图片来源:《食公子经典》

 

像食公子前半生,有不少第一项记录,最值得他骄傲,第一个将单纯饮食推广引进商业体系,将吃喝玩乐负面形象,导正成推广国家旅游、美食的最优职场。同时也是第一个由皇宫授勋“卓越服务徽章”,并受马来西亚最高统治者召见的作家,替陛下著写记述,更是在第十一任最高统治者出席荣膺世界美食大师徽章。

 

其受欢迎程度,就连酒楼饭肆乃至全社区,当他是明星作家,知道他来都会拉起横幅,盼其一顾。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是他与119位国家部长、议员、使节会晤约访讨论国家大事的栏目“名人饭局”。目的要大众认清时下,国内政治趋势,避免泡沫的政治乱象出现。

 

虽然食公子还在写,声势比昔日传统媒体的成就更辉煌,仍还是处在名作家、美食家、名厨行列,在无权无势又无媒体支援,着实不是件易事。现在的他,似乎更加着重于大数据智能科研应用价值的研究,以推广大马饮食与旅游这块文化产业于经济的拉动作用。

 

如今,众人耳熟能详的美食家、食神大多已垂垂老矣,而他虽过半百却依然精力旺盛。毫无疑问在新世纪,以大数据科研继续影响未来人对饮食的新见地。不管是否认同“大马美食家鼻祖食公子”能力与这名词的出现,但他在过去卅余年影响力,却是不容大众忽视的付出。所获好处需懂得回馈社会,路遥知马力,久之,便会成为人物,持续以国家为重,肯定成为经典。试问,人有多少次的一生可以重启、有选择,相信食公子这一生,已是个传奇。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文章仅供参考,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