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公益 >

展览 | 艺临其境——王志安书法艺术作品展

来源:中国文化报| 2022-07-15 15:03

策展人:方胜文

序言

书画蕴含着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大背景下,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尤为重要。在深入生活的艺术创作中,艺术家以饱蘸热情的丹青墨笔,以满怀激情的创作状态,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用一幅幅鲜活生动的作品展现出民族精神,领略书画的艺术真谛与哲学内涵,描绘新时代的精神图谱。王志安先生作为当代著名的学者型书画家,其作品追求人文意蕴、以独抒性灵的真挚,抒胸臆、展情怀、融情于境。用浑厚华滋的民族性,谱写时代艺术之美,展现出书画独有的人文精神和美学价值。因此,《艺临其境——王志安书法艺术作品展》从多个方面呈现他在书画传承与发展上孜孜不倦地探索;以鲜明的笔墨境界,铸造着民族的文化品格和情怀。

本次展览全面展示王志安先生的书画代表作和近年来新作;作品的遴选以传统之美的“气韵、意境、笔墨”为根源,融入当代审美,彰显时代精神,呈现传统古法精神在当代多元艺术语境下的价值重构,体现出王志安先生在不同语境下的思考,了解其创作历程的发展变化提供一个难得的机会。本次云展不止于展,本着一种开放、包容的学术精神聚焦王志安先生的艺术世界,以至臻至美的艺术展现他胸有千壑的大境界大视野,抒发出学养胸襟及审美追求。

王志安,号五湖散翁、陇上云鹤、千陶阁主。研究馆员、一级美术师、书法家、彩陶研究和鉴定专家。1944年生于甘肃临洮,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现为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会长、西北民族大学马家窑文化研究院院长。马家窑书法院院长、兰州大学文物鉴定与修复中心教授、甘肃马家窑彩陶文化博物馆馆长、甘肃美协会员,甘肃书协会员。当代马家窑文化研究和传播领域的领军人物。全国有影响的书法家,2012年被评为当代中国最有学术价值和最具收藏潜力的三十位书法家之一。

王志安作品

沈鹏先生对王志安书法艺术的评价:

王志安先生的瘦金字书法作品笔法古雅,用笔干净利落,结体简约流便,法度森严。虽字字独立,却气韵流畅衔接自然。其字形略取纵势,重心安稳,中宫开阔。审美取向以中正为主,而不以奇崛,险怪取胜。聪慧的王志安还懂得思维定式具有积极与消极的两重性,懂得稳定性与寻找新鲜感的一致性。懂得从大处博观与从小处求精的辩证关系,他善于通过广泛学习总结经验,再返回到实践中锻炼出实际提高书法水平的能力。因此,王志安先生的瘦金字书法艺术的“雅”与“俗”的和谐并非是指在大众文化和商品经济浪潮下对艺术品消费审美趣味的一味迎合,而是在一个适当的起点上既满足了消费者的审美需要,又对审美趣味起到了一定的指引和提升作用。

王志安作品

连辑评王志安

连辑在“远古之光”马家窑彩陶珍品北京展开幕式上的讲话,评王志安研究文化和书画成就:

中国艺术研究院原院长连辑先生在王志安北京书法展开幕式上的讲话内容摘录。王志安先生致力于研究的马家窑文化在应该在5800年——4050年这个时间段,完全可以把大地湾八千年的文化有机的衔接起来,有了彩陶作为人类早期文明的证据,才能够和后来的包括青铜器、甲骨文、包括其他文化有机的衔接起来。我们现在搞夏、商、周断代可能更需要讲清楚史前,被我们一般归类为神话传说的范畴,历史的真实性考证和挖掘以及学术研究科学的表达,那么在这样一个非常困难的情况下,王志安先生做了这方面的探讨,我个人感觉其实把马家窑文化放到整个人类史前文化大背景里,它可以是人类演化文化的一种延续。

大家知道岩画是旧石器时期或者是中石器时期一种人类文明的表达,在非洲的150多个国家中发现了岩画,它有在公元前8000——公元前5000年左右的岩画作品,中国的岩画有到万年的,也有到5000——4000年之间的作品,但是在岩画作品中我们也发现了公元前五千年、四千年甚至三千年、两千年的岩画,说明岩画和马家窑彩陶在递进年代上有一个很重要的有机衔接,如果说有重叠的部分,看马家窑文化的程度远远大于、高于我们所发现的世界各地同时期的岩画水平,这说明中华文明在旧石器、中石器、新时期发育水平在地球上是最高的,那么我们现在从岩画表达内容和马家窑文化内容上看,其实有很高的相似之处,比方说生殖崇拜、对神论的崇拜、对宇宙、自然的认知观念性的表达,比方说祈求富裕、安康等的一些观念,岩画和马家窑文化表达内容很相似,但是表达的方式和水平,我觉得马家窑文化水平要高得多,要完整、要科学。因而说马家窑文化是人类的儿童画最高水平,是人类童谣最动听的歌曲,王志安先生从这样的一个角度入手,做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感觉他所收藏的彩陶数量可能不是最多的,但都是精品,我去过几次他创办的博物馆,包括今天我又重复欣赏了这次展出的几件非常重要的文明代表。

王志安作品

需要我们高度关注的就是从它的彩陶内容看的出人们强烈的生存欲望、意识、生殖、繁衍的观念。其中的蛙纹或者蛙神就是起源于蛙,蛙能冬眠、越冬而不死,有极强的生命力,有很强的繁殖能力,把人类繁衍的这种愿望通过蛙的神话表达寄托出去,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再比方说人类生存需要三个条件,第一土地、第二水、第三阳光,那么在马家窑彩陶里,大量出现水的图案,土地的图案和太阳神的图案。有了阳光,有了土地,有了水,人就可以生存。这个可以在马家窑的彩陶里能够看的出,这些内容都是早期人类文明过程中绕不开的特殊发展过程,这些内容王志安先生都作了深度学术性的解答,特别是两个成果,我是相信的,也很信服。

第一,他认为中国的龙文化就是蛙文化的延伸,这在本次展出的彩陶里我们可以看到。

第二,还有神话中“卍”字文的解读,认为是飞翔的带有羽毛鸟的形象,产生了人们对太阳的崇拜,类似于这样的成果研究,包括早期的文字研究,“巫”字纹的研究早于我们现在所说的甲骨文。类似于这些成果都会极大的丰富中国考古学。丰富中华文明历史的映证,这是从学术的角度讲。

王志安作品

       从艺术的角度讲,王志安先生也对马家窑彩陶的艺术表达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彩陶的图案及色彩,它的黑红两种颜色使用表达了中国美术史最早的美术观念,比方说比较概括、比较抽象、比较写意,它这种最早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我们后来的归纳总结出来的中国画的写意精神,抽象概括的精神,追求神似弱化形似。

       中国美术观点是高度问题,我们现在所说的中国美术观点是从哪个朝代开始,与其这么说,还不如说从马家窑彩陶开始的,这些都是我们很好的研究和总结的,王志安先生除了研究马家窑以外,他其实具有深厚的学养,既能保护彩陶搞文物研究鉴定,又能够写诗、写文章,又能够绘画、写书法,是我们所说的古代典型文人当代的再现。

       古人非常注重综合的文化修养和积累,有着很厚、综合、宽广的文化积淀,你才有可能在某个领域登上艺术的高峰,那么王志安先生大概走过了广阔的文化积累,在某些领域攀登高峰,再一次祝贺本次展览成功。

王志安作品

王志安作品

王志安作品

王志安作品

王志安作品

王志安作品

王志安作品

王志安作品

王志安作品

王志安作品

王志安作品

王志安作品

王志安作品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文章仅供参考,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