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网| 2022-10-08 10:39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冯云龙作品鉴赏
据《元史》记载:“子昂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 确实当年的赵公可以称得上各书体皆能的“高手”。在当下圈中,也常听到一些人五体皆能什么的,其实不止五体,六体皆精的书法家都有,历史上有不少书法家都精通各种书体,比如清代大师邓石如、近代大师邓散木,再往前据说欧阳询精通八种书体,但我们如今只能从《九成宫》这样的碑刻中,领略他的楷书丰采了。而用多种书体同时写一部作品,且有流传下来的就更是凤毛麟角,目测只见过赵孟頫的《六体千字文》和邓散木的《五体正气歌》。虽然当今书坛各体都能登大雅之堂的人不多,但也不是没有,有极个别的只是低调而没有显山露水罢了。
冯云龙,1954年生,名海明,字智,号长髯翁,集贤斋主,河南陈州人,现居广州,中国当代杰出功勋艺术家。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书法专业委员会委员,首都书画院理事,中国当代艺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楹联学会会员,河南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一级书法家,国家一级美术师,广州市荔湾区文联委员,广州市花都区书法家协会理事,广州市天河区长兴中学发展专家委员会专家。
书法四体皆能,尤精篆隶,善写长卷,被誉为“中国书法长卷第一人”,是神舟八号搭载书法作品的第一人。曾专題研究十二生肖诗书画,古篆百字系列,著有《篆法辨决》导读一书(待出版)。传略及作品入编《中国专家人才库》《中国杰出人物志》《世纪辉煌》《新中国美术年鉴》等大型典籍。代表长卷有《道德经》《金刚经》《茶经》《千古奇文寒窑赋》《钱本草》《吉祥百图》《孝经》《黄庭经》《清静经》《孙子兵法》《长恨歌》《福寿迎奥运》和《贺亚运》。2016年出版发行《书法名家冯云龙翰墨丹青耀中华》限量版珍藏邮册,十二生肖诗书画被制成国家名片——邮票。2017年出版《匠心筑梦·喜迎十九大——中国当代艺术大家大作》纪念藏版邮册。2017年四月赴泰国进行文化交流,获中泰友好文化艺术贡献奖,被授予“中泰和平文化友好形象大使”称号,2018年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第十八届世纪大采风活动中被授予“中国最具特色书画家”。
作为书画评论文章的写作者,自然要以高于常人的视角去对一个艺术家作品风格品位作出客观的评价,但有时对于一些艺术家作品,还真怕写,因为你找不到他作品的所谓亮点切入,放眼一望全是亮点。当今 很多书家只擅一体便可在书界扬名。像中书协大佬刘洪彪擅大草;张旭光则以《圣教序》笔意行草博名;王厚祥也是纯粹的晋唐笔法狂草,就连书法大佬沈鹏先生的书法也只是个人风格下行草为人所称道。显然诸体皆善何其之难。因为书法这门艺术,不是一蹴而就能成功的,有多少人在书法艺术中可能耗尽一辈子的心血和精力,也可能悟不出个所以然,所以能在书法一体中取得成就已实属不易,更何况诸体了。
赏析冯老师作品,没有一定的书法文化底蕴怕比较难看出个子丑寅卯来,笔者也不敢多加妄评,但也不可能只一个劲说好好好,只能发表一些个人拙见,算是抛砖引玉了。纵观冯老师作品,显然他经过几十年的精修深悟,在传统的功力下,摒弃了严谨的晋唐笔法,取其帖学气韵,融入行书用笔笔意,点画、结体又取碑的率性自然,其小楷书作舒展有致,仪态稳重,同时又具备了较为强烈的个性色彩;行草书方面颇得古风名家气韵,所以观其行草书,观感上有一种集诸家细节融一家风貌大成之感。至于他的篆隶,其风貌古朴自然,天然去雕饰而又生动活泼,这一点是得到专家们一致认可的,特别是隶书的结字布局用笔,可以说创造性地写出了隶书的表现形式新高度。
孙过庭《书谱》中说:“古不乖时,今不同弊。”指出了书法创作的袭承性与历史沿革性不可分割的一脉相通。书法之美具有多重性和融合性。书法美不仅有着承古之美,而且有着当代之美。对于书法呈现出来的艺术美,孙过庭赞叹道:“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资,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信可谓智巧兼优,心手双畅,翰不虚动,下必有由。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读罢这段美文,再结合冯老师的各体作品,即使一个并不在意书法的人也会怦然心动,说不定还有可能痛下决心,始入书法研习之道。但书法艺术最讲究功力。谈到书法之功力,那就非一蹴而就、非一曝十寒、非走马观花、非眼高手低了。那可是用时间加勤奋才能熬出来的功夫,很多书法大家穷其一生都在苦修。因此书法虽美,但成长之路却荆棘丛生,不是那么容易取得成功的。每一个有大成的书家,无不是朝夕心摹手追、勤耕苦求方有所成的,正如冯老师作品,若没有几十年的孜孜以求,不懈努力,怎么会有今天之成就呢?
“仙风道骨,谨慎谦虚”,不管是字还是人,都是圈内对冯老师的整体评价,他常说:书法艺术我仅得皮毛也!一句平淡的话,彰显了他对艺术的敬畏和做人的美德,相信在未来的中国书坛,他将会是那颗耀眼的星,我们期待着。
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
(本报讯通信员陈松林、孙悦) 菊韵映古今,秋香满却月。武汉市第41届金秋菊展汉阳展区,将于11月1日在琴台绿化广场开展...
2024-11-05 17:47
11月1日,武汉市第41届金秋菊展暨武昌区第33届街头菊花展在武昌区首义广场璀璨启幕。此次菊展以山水武昌金秋齐舞为主题...
2024-11-01 16:44
( 本报讯编辑秦凤 )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一言道尽了菊花独特的风骨和魅力,美丽的菊花向阳开放,淡淡的清香四处飘...
2024-11-01 14:03
置身泛娱乐化的时代,消费者注意力愈发稀缺,每个品牌都在寻求与目标消费群体更高效的沟通。而自带娱乐化交互场景、有...
2024-11-01 12:10
10月26日,2024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在长沙盛大开幕。作为中国农业机械行业的年度盛会,本次展会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众...
2024-10-28 10:10
...
2024-01-13 18:45
中国晨报讯(通讯员史健) 为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30周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
2023-12-27 14:10
CCTV今日视界讯(中国晨报记者刘宏 孙风荣) 为进一步提升山西大同、内蒙古乌兰察布两地经济交流合作水平,12月6日,大同...
2023-12-09 08:06
CCTV今日视界讯(张选) 村庄道路干净整洁,产业发展欣欣向荣,干群关系和谐融洽今年以来,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花园屯镇...
2023-11-30 22:49
CCTV今日视界讯(云州融媒记者刘茂喜) 近日,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第二中学顺利通过大同市教育局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
2023-11-09 1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