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观天下 >

云南马关南捞乡:“自建委员会” 巧解美丽乡村建设难题

来源:CCTV华夏之声| 2024-05-17 09:55

近年来,云南省马关县南捞乡深入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自建委员会,汇聚支部、党员、群众三方力量,破解建什么、谁来干、如何管等难题,书写了乡村振兴新篇章。

(自建委员会导视图 南捞乡镇府供图)

党建引领,铸就美丽乡村建设坚强基石。将党建工作与乡村建设有效融合,强化组织领导,通过设立党员示范岗、开展党员志愿服务等,发挥党员在乡村建设中作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确保乡村建设各项任务有效落实。引导群众积极参与乡村规划、建设、管理和维护,提升广大群众参与感和归属感,让群众更加珍惜自己的家园。

(自建委员会培训 南捞乡政府供图)

群众自议,智慧决策破解“建”的难题。乡村建设建什么、怎么建、建成什么样?面对“无标准、无参考、无体系”,南捞乡注重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让群众自议、自决、自建。通过“院坝会”“火塘会”等形式,面对面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让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得到充分表达。在“一村一议、一户一策”的原则下,让群众的事群众说了算,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通过群众自议、智慧决策,确保乡村建设的方向和内容符合群众的需求和期望,有效激发了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小街子村通过自建委员会挂联网格,采取“网格初定,大会敲定”议事模式,在网格里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建议,仅召开1次村民大会就商定村庄整体风貌,用28天完成全村31户房屋风貌改造和绿美提质升级,展现了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为其他村庄的建设提供了经验。

(群众积极参与绿美乡村建设 南捞乡政府供图)

群众自建,激发活力破解“干”的难题。乡村建设谁来干、怎么干、干成什么样?面对“无技术、少劳力、缺资金”的困境,南捞乡自建委员会全面摸清“土专家”“田秀才”“手艺人”等乡土人才底数,把村内党员干部、能工巧匠、致富带头人聚集起来,采取“党员+能人”模式,组建了生活服务类、技术服务类、政策咨询类3类109人的专业服务队,在建筑施工、农业技术、水利水电、民间艺术等多个领域为群众提供个性化的咨询、指导、培训和代办等服务。那丕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变弃为宝,发挥“土专家”的作用巧治农村生活污水,将原有的沼气池改为小三格,弃用的大水池改为大三格,既节省了改造资金10余万元,又实现了人工成本、规划设计成本、施工成本、材料成本有效节约。

(建成后小麻栗坡村委会二大一村小组 南捞乡政府供图)

群众自治,长效管理破解“治”的难题。在乡村建设中,村庄建好了谁来管、怎么管、管成什么样?南捞乡的自建委员会采取了“网格分区、门前三包、分片包户”的管理模式,将村庄划分为若干个网格区域,每个区域由一名党员或群众代表负责,实行“门前三包”(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和“分片包户”(每户负责一定区域的环境卫生)制度。同时,乡政府还整合有限的物资和资金,将解决群众期盼作为奖励机制的一部分,鼓励群众积极参与村庄管理。小麻栗坡村探索出“一年一百元、一周两清运、购车保运转”的垃圾清运模式,政府如期兑现经济林果树苗3200棵、安装路灯45盏,硬化村内道路700米,激发了群众内生动力,培育重塑了“主人翁”意识。自建委员会推动群众由“要我干”向“我要干”转变,真正让群众有看头、有甜头、有劲头、有奔头。(中共马关县委组织部 阳振荣 王发勇  中共南捞乡党委 苟丽莎  钱丽华)

分享到:
文化视角

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

特别关注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