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人物 >

九江市柴桑区胡桥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创始人王贤辉

来源:中国网| 2022-12-13 19:13

身残志坚存大爱 ,勇于开拓谱新章

——访九江市柴桑区胡桥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创始人王贤辉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残疾人一样拥有拥抱美好生活的权利,身残志坚的他们教会我们的,从来就不是区别对待,冷嘲热讽,而是自强不息,百炼成钢。九江市柴桑区胡桥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创始人王贤辉凭借着一腔热血和永不服输的闯劲,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道,其饲养的罗曼鸡、生产的有机无抗鸡蛋直销珠海和深圳,经过十几年不断发展,已成为一家集原料生产、产品加工、销售及服务为一体的民营企业。

 

风霜披身 ,自强不息

当你落魄时,身边是笑脸相迎,当你成功时,身边也是笑脸相迎,只是笑脸不同,笑意不同,境遇也不同。对于王贤辉来说,这样的形容恰如其分,这样的场面也早已司空见惯。本着“共同致富、生态环保、乡村振兴”的经营理念,王贤辉抛开偏见,创立了以养殖、销售、饲料加工、技术服务、信息咨询为一体的企业,并延伸了种、养、加产业链条,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实现了双方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面,把原来黯淡无光的人生变得辉煌灿烂。

王贤辉是残疾人,从小家里条件就不好,加上腿脚也不方便,吃了不少苦。在没有创业之前,他总是受到异样的眼光以及嘲笑讽刺,冷言冷语。听说他要创业,嘲讽他心比天高的话语便不绝于耳,但王贤辉不信命,不认命,他坚信努力终会有回报的一天,哪怕要付出百倍千倍的辛苦。只要自己做到最好,只要自己问心无愧,哪怕是得不到别人的认可,也是一件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自1990年高中毕业后,王贤辉开始在家乡——新塘乡紫荆村从事理发行业,兢兢业业,吃苦耐劳。1997年,王贤辉决定领略世界风采,便外出武汉打工两年,随后回到家乡创办服装加工厂,期间带动不少下岗妇女再就业。直到2011年,他发觉现在的人们越来越重视食品健康,于是便萌生了饲养土鸡的想法,说干就干,他赌上自己所有的积蓄,创办了九江紫荆湖桥养殖专业合作社。

只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创业初期,王贤辉散养了大约五六千只鸡。从早上5点多起床,给鸡喂料、加水、收蛋,一直忙活到晚上,每天起得比鸡早,睡得比鸡晚。但他根本没有掌握多少土鸡饲养技巧方法、应急情况处理的相关经验和技术,因此第一批鸡还没有出栏,就被一场毫无征兆的鸡瘟给毁了,亏损了十几万。“咬定青山不放松”,难归难,王贤辉并没有因此放弃。此后,王贤辉辗转河南、山东等地观摩学习,发现他们采用的是现代化、标准化的科学养殖方法,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还能大幅提升产能,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而自己人工散养的方法,工作量大,效率低下,收益也不明显。王贤辉决定改变自己的思路,引用专业技术和设备,将养殖场规范化,合理化。

孤注一掷,勇而新生;抛开世俗,寻求自我;打破偏见,迎风而立,不必在意旁人的眼光,每个人就是不一样的烟火,有专属于自己的耀眼光芒。漫漫人生路,王贤辉从没有想过放弃,有的只是从头再来的果敢,他始终认为“认定目标,不怕吃苦,不服输,一定能成功”。

乘风破浪, 勇而新生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创业之路在王贤辉辗转各地学习之后有了新的转机。王贤辉回家后经过不断磨合尝试,发现笼养比散养更靠谱、更稳定,结合在外学习的经验,王贤辉便开始重新规划接下来的经营之道。

他在新塘乡胡桥村选择了一处远离村庄的小山坡作为养殖场,这里地势偏高,气候舒适,环境幽静,是个养鸡的“风水宝地”,又东拼西凑,把全部的资金投入到新的养殖场中,还引进一批现代化叠层式养殖设备,整套设备采用自动化控制,由笼养系统、自动化集蛋系统、自动化清粪系统、自动化供料设备、自动化照明系统、环境控制系统装置组成,操作方式比较简单。同时配备多功能输送带,可以自动化送水、送料,保证喂料均匀,这样就可以提高土鸡成长的均匀度,蛋鸡也可以提高产蛋率,而且这种设备还可以自动化输蛋、清粪、调控温湿度。通过水平粪带上气流的温度、湿度和风速稳定,使鸡粪得以自然风干,粪带上鸡粪松散,不粘黏,异味小,大大改善了鸡舍内空气环境,起到了净化空气的作用,确保鸡蛋品质。

为了响应国家保护环境的号召,王贤辉不计成本,特意从南京引进了禽畜粪便发酵处理设备,他说:“养殖场每天会生成六七吨鸡粪,如何处理好这些鸡粪是个很难的问题。”为此王贤辉专门聘请了专业人士来培训员工,建立了鸡粪处理系统,对鸡粪进行无害化处理,制成干燥的有机肥。他说:“经过这段时间的外出学习,我了解到科技创新在养殖业中的重要性,只有掌握先进的技术才能走在行业发展的前端。现在环保要求特别严格,作为一名养殖大户更应该把鸡粪处理好。”

此外,王贤辉结合自身经验研究出了独特的喂养方式,把中草药用出了新花样。由于小时候身体不好,王贤辉经常吃中药,时间一久,便吃出来一些门道。他看别人老是动不动就长痘,才发觉自己很少长,后来发现是因为自己长久使用中草药的缘故。王贤辉一琢磨,既然中草药的消炎效果这么好,那如果用到鸡身上是不是也会有同样的效果。抱着尝试的心态,王贤辉把各种草药熬煮成水喂食于鸡,“现在都说提倡生态养殖,但还是有很多在使用抗生素,因为用习惯了,我一想我用中草药也习惯了,是不是也可以结合中草药创新出新的喂养模式,”王贤辉介绍说:“我们的鸡在60天前会用育苗防疫药,80-100天以后任何药都不用,就在山上挖中草药熬水,并定期进行保养保健,获得良好的效果。像普通鸡蛋都有很大的腥味,我们就没有,而且蛋壳的光泽度、外形都不一样。”

酒香不怕巷子深,用心就有更大的舞台。一些来自深圳、上海的供销商慕名而来,在他们对鸡品和蛋品测试中,发现王贤辉厂里的鸡蛋品质、品相皆属名列前茅,拿出去一卖反响很好,便和王贤辉敲定了长期合作事宜。他说:“目前产品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本地客户都买不到,他们经常问我能不能多增加一些产量。”

对于王贤辉来说,千倍努力才能得到百倍收获,谈及一路走来的风霜刀剑,王贤辉感慨道:“因为我是残疾人,有所成必要付出比常人更甚的辛苦,但我觉得上对天,下对地,只要对得起自己的努力,每一天都在进步就好。”

以爱之名 ,续写新章

“立身存笃信,景行胜将金”,谈及企业发展,王贤辉始终认为用心做好细节,以诚赢得信赖,先学会做人,再去做事,才能获得客户芳心。

为了满足业务发展需求,王贤辉于2019年创建了九江市柴桑区胡桥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现养殖场规模已经达到占地12亩,饲养蛋鸡7万只,产蛋率高达97%。“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王贤辉表示厂里管理都是他一个人在做,在品质上有所提升,让客户放心,对得起他们的期待,必须按照他喂养的流程一丝不苟地去做,保证每一步细节都做到位,外形、光泽度、口感这些全部达到标准才能使客户满意。“其实工厂有工人,我也有把喂养流程传授下去,但是效果并不理想。我几天不在,鸡蛋品质就会下降,还是达不到客户的标准,”王贤辉说:“虽然一个人管理很累,需要人才去分担,但目前只能慢慢来。后期再扩大养殖规模,创建品牌,解决供不应求的问题。不能说只听见好,却见不到东西,那别人也不知道你这个到底好在哪。”

在自己前进的同时,王贤辉也一直致力于帮扶大家。他积极响应柴桑区残联开展“企业+扶贫”号召,以产业帮扶和技术培训为基础,以提供创业平台为途径,开设帮扶车间,聘用贫困户和残障人士来养殖场工作,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带动更多的村民参与其中。他说:“村周边像我一样手脚不是特别吃力的,我都会招进来做工,工资比正常人少一点,但好歹有了收入来源,个人温饱不成问题。我自己也是从困难中走过来的,感同身受,清洁的活计谁都能做,交给他们也一样。我只想略尽绵薄之力帮扶他们,带给他们一些温暖。”2021年,央视台农业频道节目摄制组特地走进九江市柴桑区胡桥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进行养鸡专题片拍摄,并全面地报道了王贤辉通过养鸡带动村民共同致富的先进事迹。

身残志不残,梦想理想在,虽不如常人,但精神永不倒。作为一名残疾人,能够在家门口带领贫困户和残疾人共同发家致富,王贤辉觉得特别荣幸,也特别骄傲。面对未来,王贤辉信心满满,他将凭借永不服输的闯劲、百折不挠的毅力、不骄不躁的品质、敢于开拓的勇气,继续书写新的辉煌篇章!

 

分享到:
文化视角

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

特别关注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