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网| 2022-12-29 09:53
黄河文化丝路情, 笃行致远助康健
——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汤瓶八诊疗法传承人、《“十四五”国家中医药杰出人才》中医战略科学家 杨华祥教授
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黄河,书写了华夏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在这奔流不息的黄河史册中,千年传承,百年验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汤瓶八诊疗法”,是凝聚着东西方医学精髓的传统医学,也是丝绸之路上的独特记忆。其历史悠久,溯其滥觞,可追自汉代黄河流域古丝路医学文化中的一脉。随着历史的车辙滚滚而前,“汤瓶八诊疗法”也通过世代先哲的口传心授而传承至今,以最纯粹的疗疾养生方式,为华夏国民乃至世界人民的健康谋福祉。
在这里所推崇的是“汤瓶八诊疗法”祖传七代的传人杨华祥教授,他为弘扬黄河文化,传承丝路医学而不知疲倦、奋斗终生,他从医五十余载,为了能将被国务院文化部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医药项目--“回医回药.汤瓶八诊疗法”弘扬光大,他在弘扬传承的道路上,不断守正创新。为助力健康中国,促进中华五十六个民族文化遗产的交流与融合,促进民族团结,把丝路医学分享于各族人民,提升华夏民族文化自信,他情系中华,爱洒宁夏,一直在无私的努力中。
不忘初心守孝道 ,子承父愿入医行
杨华祥出生于医学、武术、气功传承世家,自幼在家庭武术、医学氛围的熏陶下,造就了他既有练武之人特有的果敢和豪爽,又有学术研究者的细腻和严谨。早在80年代,他和著名作家张贤亮先生,就是很好的朋友,在宁夏,《黄河商报》把他们誉为“一文一武”。
中医学及来自古丝绸之路上的先贤们通过互相交流融合,根据中医学的阴阳五行、经脉窍穴理论的实践与整理,不断完善与丰富。通过在民间一千余年的口传心授、言传身带的方式传承至今。在传承中,让体验者充分感受到它在防病治病、强身健体、治病疗疾的独特功效。其方法简单易学、疗效显著。并在实践中不断得以充实。直到明末清初,有着世代家族传承的河南回族医学大家杨明公为了能促进“黄河文化丝路医学”回族医药体系的完善,把它分享于各族病患者,促进了回族与各民族之间团结与融合,为提升回医药的应用范围和疗效,以治“慢病”与“未病”为目标,以治已病、解除病患者疾苦为宗旨,根据“末梢经络根传法”所遗留的文献,不断潜心研究、探索、挖掘、体验与整理,最终正式形成四大医疗养生体系。
一、内病外治非药物疗法:结合意念导引,以理脉、理气、理骨为核心,以古老的传统诊疗器具骨诊棒、推筋锤、振骨板、经窍仪、耳诊棒等,通过头、面、耳、手、脚、骨、脉、气诊八种调理方法,旨在清除人体三垢(毒垢、血垢、骨垢),维护人体腺体分泌的平衡,从而重启并恢复人体功能,启动人体细胞,最后达到美容、保健、治疗、延年益寿的功效。
二、内病外治药物疗法:包括以膏、丹、丸、散用于贴、敷、薰、蒸与火疗、水疗、油疗、异经奇脉平针法、刮痧、拔罐、放血及香药艾薰配合的疗法,通过药物外用的方式达到散瘀化结、清除病灶的目的;特别是汤瓶八诊疗法中的艾草香药经脉贴,具有独特的治病疗疾效果。元清时期,曾在民间被广泛运用。
三、汤瓶养生功及食疗、茶疗养生方案:以汤瓶八诊疗法临床运用为基础,结合中医学说、民间武术及现代运动学原理,提炼出的一套简单易学的汤瓶养生功;以及结合杨氏家族家传验方、秘方为基础,融合了黄河流域古丝路沿线地区的养生饮食方法,所形成的以食疗、茶疗为主的日常综合调理养生方案。
四、汤瓶八诊药物疗法:自愈力不是万能的,当人体免疫细胞抵挡不住病毒时,汤瓶八诊也会采用药物去攻克一些疾病,而且有些病变必须用药。因此,汤瓶八诊也研发了一些以中草药及古丝路香药为主要配伍的方剂,供病患者依据病情遵医嘱内服调养,以达到快速治病疗疾的功效。
“汤瓶八诊疗法”的由来可追溯到唐朝,“汤瓶”,在唐朝,称为“唐瓶”,根据历史记载,在盛唐时期,唐王李世民,为了感谢来自丝绸之路的先民为促进丝绸之路经贸文化交流所做出的贡献,用纯金打造了器皿予以相赠。当时,称此器皿为“唐瓶”。随着朝代的更迭,时代的变迁,不再适合称“唐瓶”,追根溯源,“唐瓶”是盛热水之物,用于沐浴所用。它的寓意在外清洁人体肌肤,在内净化人的心灵。古代把洗浴所用热水称 “汤”,故将“唐瓶”易名“汤瓶”。为纪念丝绸之路医学文化交流的记忆,故将“黄河文化,丝路医学”所留下的传承,正式命名为“汤瓶八诊疗法”。
1985年,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五届、六届政协老委员的杨华祥,他以政协提案的方式向自治区人民政府提交了以“回医回药.汤瓶八诊疗法”为背书,在宁夏建立回民医院的提案,在宁夏经贸厅及信托投资公司的支持下,经宁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建立了宁夏第一家融合中医、西医、传统医学及回医药为主体的回民医院。全称为中国宁夏气功医疗康复中心,即回民医院。该院为全民所有制县处级医疗机构,杨华祥被任命为首任中心主任兼医院院长。1992年,杨华祥应马来西亚从事中医药连锁经营的海鸥集团邀请,前往马来西亚进行学术交流。在第一次短暂的逗留中,又受到马来西亚精武会特邀,在精武会为马来西亚武术、气功、专业人士及爱好者举办了讲座会,受到了与会者的高度好评。随后,在马来西亚,精武会的支持下,成立了马来西亚中华汤瓶文化研究院,杨华祥被推荐为院长。在马来西亚,精武会又热忱邀请杨华祥出任精武会武术气功汤瓶八诊疗法总教练,开展传承与汤瓶八诊诊疗工作,获得了当地民众的欢迎。1995年,因汤瓶八诊疗法的显著疗效,受到了马来西亚上至最高元首,下至各界人士的关注,在马来西亚首富郭鹤年家族的支持下,以郭氏家族为主体,联合热心于健康事业的政界、商界人士,在马来西亚成立了第一家汤瓶八诊疗法养身医疗会所,从此杨华祥客居马来西亚。他以“汤瓶八诊疗法”为纽带,不知疲倦地奔波于宁夏对外宣传的道路上,同时将丝路医学这一黄河文化分享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健康平台。2014年宁夏政府代表团访问马来西亚期间,专程到访了杨华祥教授购置的用于接待宁夏宾客的别墅“宁夏苑”。自此,“宁夏苑”经由政府正式挂牌宁夏回族自治区驻马来西亚经济贸易代表处,杨华祥教授被聘任为代表处主任。从此,杨华祥肩负起马宁经贸文化交流的重要使命。
笃行不辍守初心 , 传承医学结纽带
杨华祥身居异国,情系中华,始终坚守初心,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汤瓶八诊疗法为桥梁,为促进马宁经贸文化交流做出了无私的奉献。文化是提升一个区域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背书。针灸学已被列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宁夏固原彭阳古城是中国针灸鼻祖皇甫谧的出生地,汤瓶八诊疗法传承中,在皇甫谧针灸学的理论基础上,杨氏家族守正创新的异经奇脉平针法,简单、易学,安全、效显。中国针灸鼻祖皇甫谧和丝路医学汤瓶八诊疗法都是诞生于黄河流域的文化。杨华祥教授以皇甫谧针灸学和丝路医学汤瓶八诊为背书,为宣传中华文化及医学传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009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宁夏政府为了扶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汤瓶八诊疗法进校园,得以更好的传承,经自治区专题办公会议研究和宁夏教育厅批准,在宁夏医科大学的支持下,建立了宁夏医科大学汤瓶八诊职业培训学院,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汤瓶八诊疗法的弘扬与传承奠定了求真务实的基础。
在传承“汤瓶八诊疗法”的道路上,杨华祥没有满足现状,止步不前,他勤奋好学,为传承寻找新思路。为了助力健康中国,他一直坚持守正创新、与时俱进、不断进取、提升疗效。在千年传承、百年验证的“汤瓶八诊疗法”内病外治经脉贴的基础上,杨华祥教授携手从事多年中医学及生物科技研究的专业人士、世代相传的老中医邹卫民,及拜邹卫民老先生系统学习中医学并从事生物科技研究的熊金良先生,共同在汤瓶八诊内病外治药物疗法“经脉贴”的基础上,融入了生物疗法,并通过亲自体验后,将生物以菌制菌生物平衡疗法作为汤瓶八诊辅助疗法的配合施治方法,大大提升了部分病患者的疗效。
杨华祥教授本着“守正创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与时俱进”的目的,赋能现代生物科技,针对85%的亚健康人群在大椎穴外贴生物活性菌体,这相当于为人体注入生物哨所,对人体起到检测疾病的作用。而当人体内出现坏细胞时,注入的厌氧芽孢杆菌活性物质即可迅速由休眠状态复活,对身体的有害菌群进行清除,其活菌将在短期内繁殖成高含量的优势菌群,并能产生过氧化氢细菌素,重建微生态平衡,促进有益厌氧微生物的繁殖,抑制有害细胞的生长,从而预防疾病的发展。生物疗法当下是世界共同瞩目的课题,在中国生物技术的运用,已有千年的历史。这一守正创新的推广,为“汤瓶八诊疗法”融入了新的且安全有效的生物医学内容,也为推动华夏健康产业及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汤瓶八诊疗法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新探索。
精诚致远为传承 ,无私大爱祈康健
择一事,终其身。从满头青丝到鬓发如霜,从名不见经传到修炼成为一名大医工匠,杨华祥教授经历了五十余载春秋。他用坚持战胜了孤独,用耐心支撑了梦想,用初心战胜了喧嚣,用乐观战胜了诱惑。他在传承中,一直倡导:人活着各自价值观不同,但万事不能光有“钱心”,没有“使命感与责任心”。目前,很多已掌握部分汤瓶八诊技术的技师都已经开始自主创业或在国内外不同养生平台就业。而杨华祥为了弘扬黄河文化传承丝路医学,如今已是古稀之年,他仍在锁定目标,并执着追求中。正是因为他的执着和坚守、守正与创新,才涵养了一颗弥足珍贵的医者匠心,成就了一代民族医学传承人的灿烂人生。
多年来,除了在黄河文化、丝路医学弘扬与传承中的杰出贡献,杨华祥还凭借海外多年以汤瓶八诊疗法治病疗疾所累积的广泛的人脉关系,为推动宁夏对外的交流宣传继续做着这方面的工作。
2021年10月1日,他被中共中央党校和国家记忆人物大典授予“共和国建设默默无闻基层功勋人物奖”;2022年四月被中国中医药新闻网授予“中医药文化传播大使”荣誉称号。
弘扬中医学及民族医学,提升华夏民族的文化自信心是杨华祥教授毕生的追求!
宁夏政府为了鼓励杨华祥教授为宣传宁夏传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世界更了解华夏文化,及他为宣传宁夏所做出的贡献,特授匾牌“情系宁夏,爱洒回乡”予以鼓励。作为杨氏家族七代传承丝路医学的守护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汤瓶八诊疗法”的传承人、副主任医师、传统医学教授的杨华祥如今担任着很多的社会职务,包括宁夏政府驻马来西亚经济贸易代表处主任、马来西亚国际刊物《丝路之窗》杂志总编、宁夏汤瓶八诊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宁夏医科大学民族医学研究所特邀研究员、宁夏医科大学汤瓶八诊职业培训学院院长、世界中医药联合会标准与健康产业联盟副理事长(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世界中医联合会民族医药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医学专业委员会高级顾问、东盟-中国工商总会高级顾问、中国台湾汤瓶八诊气功协会最高顾问、马来西亚汤瓶八诊国际资源有限公司董事主席等职。
早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他应北京奥体中心邀请在北京奥体中心建立奥体汤瓶八诊康复理疗中心,2010年应邀在上海市政府所建立的“民族、民俗、民间”(三民馆)建立了世博汤瓶八诊传承体验馆。
在数白论黄、人心浮躁的现代社会,杨华祥以正能量的价值观做着无私的奉献,很多关注他的人看到他不计回报,无私的奉献,觉得有点傻。而他的生命遵旨则认为:人生一世,只要能做出一件有益于社会,有益于未来的事,闲言俗语任评说,功过只为求心安。宁夏军区原司令员、书法家胡世浩将军赠送他“一身正气无媚骨,心底无私天地宽”的书法,形象的诠释了他为人处事的秉性。
杨华祥教授几十年如一日,执着追求,善心仁术,在发扬传统中医学文化精萃的同时,不忘初心,为弘扬黄河文化,传承丝路医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汤瓶八诊疗法”,他倾注了毕生心血。近些年,他所撰写的系列科普丛书《汤瓶八诊养生方案》,在国家出版总署扶持资金的支持下,由广西科技出版社及台湾柿子出版社与越南出版社出版并再版。为了能更全面系统的将祖传的汤瓶八诊传承秘籍及手法系统的整理出版,能够让子孙后代传承下去,并推动汤瓶八诊疗法更好的得以传承与发展,他不计昼夜,百忙中,潜心整理、编纂了《汤瓶八诊传承宝典》,正在申请出版中。为了做的更完善,他邀请相关专业人士组成编委会进行校正、把关。我们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凭借着对大众健康的一片素心,杨华祥定能在医学文化传承的道路上笃行致远,造福当代,利在千秋。
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
(本报讯通信员陈松林、孙悦) 菊韵映古今,秋香满却月。武汉市第41届金秋菊展汉阳展区,将于11月1日在琴台绿化广场开展...
2024-11-05 17:47
11月1日,武汉市第41届金秋菊展暨武昌区第33届街头菊花展在武昌区首义广场璀璨启幕。此次菊展以山水武昌金秋齐舞为主题...
2024-11-01 16:44
( 本报讯编辑秦凤 )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一言道尽了菊花独特的风骨和魅力,美丽的菊花向阳开放,淡淡的清香四处飘...
2024-11-01 14:03
置身泛娱乐化的时代,消费者注意力愈发稀缺,每个品牌都在寻求与目标消费群体更高效的沟通。而自带娱乐化交互场景、有...
2024-11-01 12:10
10月26日,2024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在长沙盛大开幕。作为中国农业机械行业的年度盛会,本次展会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众...
2024-10-28 10:10
...
2024-01-13 18:45
中国晨报讯(通讯员史健) 为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30周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
2023-12-27 14:10
CCTV今日视界讯(中国晨报记者刘宏 孙风荣) 为进一步提升山西大同、内蒙古乌兰察布两地经济交流合作水平,12月6日,大同...
2023-12-09 08:06
CCTV今日视界讯(张选) 村庄道路干净整洁,产业发展欣欣向荣,干群关系和谐融洽今年以来,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花园屯镇...
2023-11-30 22:49
CCTV今日视界讯(云州融媒记者刘茂喜) 近日,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第二中学顺利通过大同市教育局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
2023-11-09 1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