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文化报| 2022-10-24 08:20
20大召开的重要意义是我们党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
邴文政,1935年出生于山东烟台市。受家族和亲属的影响和熏陶,自幼酷爱书法及诗词艺术,对书法、篆刻悟性高,且能举一反三。现为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化艺术界联合会名誉顾问。
2010 年11月获第七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的“最佳创作奖”;
2015年1月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艺术组委会“神笔传奇艺术家”荣誉称号;
2015年1月世界吉尼斯评定为“世界艺术巨匠”荣誉称号。
1995年退休后才正规地系统学习书法、篆刻常识和理论,并临摹各种字帖,经过三年多的系统自学,1998 年开始创作,二十多年来,本着“不跟风,不越轨(书法的底线),求结台,寻欣悦的原则”,以“玩”的心态,初步形成有自己风格的书法、篆刻作品。
一是书法和篆刻的结合。受广西永福县夫子岩母子百寿图的启发,创作出各体手写百寿图,后来刻了千方寿印,千寿图以及万寿图,形成书法篆刻系列作品;
二是集字书法。曾以阵列式写了二百幅百寿图,后又创作出乐园、醉仙、星舞、鹰击长空、凤还巢、农家乐、八仙过海、十面埋伏,耕云种月等几十种不同的作品,力图提高书法的趣味,使其成为书法艺术。
三是探索水墨书法。在榜书创作中采用宿墨、水破墨、墨破水、宣纸溃水等国画大泼墨手法,笔法中采用偏锋、侧锋、拖笔等创作出了水墨榜书龙、虎、寿、荷、佛及六字之内短句书法。在独字中展现墨分五色,在点线中纵向、横向都有墨色变化;
四是国学精典恢复原貌。创作了甲骨文和简牍书法两种字体,书写了易经乾挂,老子道德经八十一章和论语名句选,并用小行书写译文,让国人读懂国学精典;
五是围绕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创作。包括寿文化、龙文化、福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酒文化、龙凤等图腾文化、诗词文化等,也常配自作诗词,使传统文化和当代结合,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
中书协领导点评:邴文政老师的每一件作品都能引人驻足观看。无论在书法本体上,还是在书法的形式感上,都能够给我们提供很多思索和想象的空间,他的作品给我的第一个感觉是绘画与书法的结合;第二个感觉是写实与写意的结合;第三个感觉是传统和现代的结合。作品很大气,同时变化丰富,可以说书法的灵魂应该就是变化中的统一,书法事业是发展的,如果只用传统模式,书法艺术早就结束了,正因为具有时代性,才使这门艺术发扬光大,应该说邴文政先生是一个榜样,他的作品让我们以后的创作都离不开人文精神、人文关怀。他是一个思考型的艺术家,在虚和实里面,他取了虚;在侧和正里面,他取了侧;在线和面里,他取了面,他的艺术创作是原创的,是个性的。
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和精神理念,以京剧人物为主旋律的构图,用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在油画语言的造型、色彩构建上,直抒胸臆,拓展了中国油画的表现空间,创造了一种生动而又极富个性的表现形式。
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
(本报讯通信员陈松林、孙悦) 菊韵映古今,秋香满却月。武汉市第41届金秋菊展汉阳展区,将于11月1日在琴台绿化广场开展...
2024-11-05 17:47
11月1日,武汉市第41届金秋菊展暨武昌区第33届街头菊花展在武昌区首义广场璀璨启幕。此次菊展以山水武昌金秋齐舞为主题...
2024-11-01 16:44
( 本报讯编辑秦凤 )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一言道尽了菊花独特的风骨和魅力,美丽的菊花向阳开放,淡淡的清香四处飘...
2024-11-01 14:03
置身泛娱乐化的时代,消费者注意力愈发稀缺,每个品牌都在寻求与目标消费群体更高效的沟通。而自带娱乐化交互场景、有...
2024-11-01 12:10
10月26日,2024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在长沙盛大开幕。作为中国农业机械行业的年度盛会,本次展会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众...
2024-10-28 10:10
...
2024-01-13 18:45
中国晨报讯(通讯员史健) 为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30周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
2023-12-27 14:10
CCTV今日视界讯(中国晨报记者刘宏 孙风荣) 为进一步提升山西大同、内蒙古乌兰察布两地经济交流合作水平,12月6日,大同...
2023-12-09 08:06
CCTV今日视界讯(张选) 村庄道路干净整洁,产业发展欣欣向荣,干群关系和谐融洽今年以来,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花园屯镇...
2023-11-30 22:49
CCTV今日视界讯(云州融媒记者刘茂喜) 近日,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第二中学顺利通过大同市教育局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
2023-11-09 1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