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热点专题 >

从《流浪地球2》看中国科幻片的跨文化传播

来源:中国网| 2023-04-11 14:09

电影作为文学艺术的一部分,其内容也必然承载着相关文化。例如提到美国就会想到美国好莱坞电影中的个人英雄形象,提到英国就会想到英国电影中的绅士淑女形象,提到印度就会想到印度宝莱坞和歌舞片。因此,电影对于文化传播有着重要的作用,与其他的艺术作品相比较,电影更加直观、具体、生动,也更容易打破不同文化之间的壁垒,进行跨文化的传播。但是,中国电影在跨文化传播中,除了中国功夫题材的影片,少有电影能够打入国际市场。我国的电影作品出口要远远少于作品进口,这使得中国文化缺乏足够的声音走向世界。另一方面,电影作为最具国际化性质的文化产业类型之一,对于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提高国家软实力有着重要意义。

《流浪地球2》是由郭帆执导,吴京、李雪健、沙溢、宁理、王智、朱颜曼滋领衔主演、刘德华特别演出的科幻灾难电影。该片于2023年1月22日在中国大陆及美国、加拿大、英国、爱尔兰、澳大利亚、新西兰、马来西亚、新加坡9个国家上映,是2023年春节档中唯一一部国内与海外同步上映的影片;2023年2月9日在中国港澳地区上映,后续还将在印度尼西亚、中东、非洲、俄罗斯、德国、韩国等国家和地区陆续上映。从时间线来看,《流浪地球2》是《流浪地球》的前传,讲述的是在“流浪地球”前所做的努力。2019年电影《流浪地球》上映时,原著作者刘慈欣曾说:“从《流浪地球》开始,中国科幻电影正式启航了。”4年后,《流浪地球2》不负众望,据北美专业票房统计网站Box Office Mojo的数据显示,《流浪地球2》登陆国外院线一周就拿下超过300万美元票房,跻身北美票房前十。在欧洲市场,该片在英国和爱尔兰的58家影院上映后,首个周末票房达到240万元人民币,创造15年来华语片在该地区的最佳开局。如今在烂番茄(Rotten Tomatoes),最具国际公信力的影评网站上,《流浪地球2》已获得79%的新鲜度(媒体评分)和97%的爆米花指数(观众评分)。前者意味着媒体的较高认可,后者则意味着该片深受观众喜欢。在IMDb(Internet Movie Database互联网电影资料库)网站上,《流浪地球2》也获得8.0的高分……这说明《流浪地球2》成为了一部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电影。

《流浪地球2》让人们看到中国的科幻片在世界观建构、价值观传递、故事情节设置、演员阵容、工业水平、电影特效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首先,电影的主题和情节具有普遍性。虽然电影的背景设定在未来的中国,但探讨的主题和情节,例如如何拯救地球、如何保护人类等是全球观众感兴趣的。其次,该片展现了中国电影工业化的新高度。行星发动机、量子计算机、太空电梯、7G网络、提笔螳螂,片中层出不穷的科技元素让中国制造展现其实力,甚至走向世界前沿,这都是电影创作团队和科学顾问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从片尾字幕中可以发现,《流浪地球2》的科学顾问团队空前庞大,分为理论物理组、天体物理组、人工智能组、地球科学组以及太空电梯力学顾问。结合了想象力和真实感的科幻作品背后,是国家科技实力的体现。第三,电影制作的高水准也是跨文化传播的重要因素。电影拥有高品质的视觉效果和音效,这让观众们能够得到一种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最后,电影中的演员和制作团队具有多元文化背景。例如电影聘请了2万多外籍演员参演,他们的才华和创意能够为电影注入不同的元素和风格,从而使电影更具有国际化的特色。总之,《流浪地球2》跨文化传播的成功,说明了在全球化时代,跨文化交流和团队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流浪地球》系列电影的想象依据一个极为大胆的未来人类灾难假说:太阳快速老化,极速膨胀,太阳将于百年后吞没地球。为了让地球幸存下来,《流浪地球2》中的联合政府挑选出了两种比较行得通的计划:数字计划和移山计划。数字计划就是把人的思维放进数字世界中,从而使人类得到永生;而移山计划是人类通过建造行星发动机使地球逃离太阳系。在中方代表的坚持下,各国赞成了移山计划;与此同时,数字计划也被永久禁止。。。。。。

灾难假设在好莱坞科幻大片中屡见不鲜,但在中国,则可能被认为是“杞人忧天”。该片从选题上打破了原来的中国思维,更有利于国际传播,是中国电影一次新鲜的尝试。相对于选题上的国际化,《流浪地球2》的故事情节却充满了中国式表达:

(一)“移山派”与“方舟派”

中国是一个农耕文明大国,几千年来对土地的依赖造就了强烈的故土情怀,这与西方海洋文明开拓新领地的观念有所区别。《流浪地球》系列提供了一种”愚公移山”式的、对家园不离不弃的拯救模式;而《圣经》诺亚方舟的故事说明,西方文化崇尚冒险开拓精神,相比“流浪地球”,西方更可能选择造“诺亚方舟”逃离地球。显然,《流浪地球》系列的文化原型和思维模式与西方是不一样的。这体现了农耕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差异。

(二)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

好莱坞科幻片一直以个人英雄主义著名,英雄凭着一己之力拯救全人类,例如漫威电影中的超级英雄们,展现了以个人为中心的美国文化,这些英雄形象通常会有很强的个性和表现力;而中国崇尚集体主义,英雄的形象更加内敛含蓄,呈现出了中国文化中的“英雄无言”的特点。《流浪地球2》所宣扬的家国情怀、世界团结,是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呈现。影片着重体现着平等包容、团结合作和互助共赢,践行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面对月球上的行星发动机发生爆炸,月球即将撞向地球,需要手工引爆核弹、摧毁月球时,沙溢饰演的中国宇航员张鹏高喊:“五十岁以上的出列”,把生的机会留给年轻人,挺身而出,慷慨赴死,这是中国人舍小家、为大家,为了群体利益而牺牲个人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的体现。正如联合政府的中方代表在危难关头,用一根断裂后愈合的人类股骨化石的故事:失去运动能力的伤者曾被同伴接纳、庇护,向世界阐明团结延续着文明的道理。

(三)家庭观念与个人选择

亲情是经久不衰的中国主题,《流浪地球2》体现了中国人重视家庭、血浓于水的观念,而这个主题在西方文化中并不常见。西方文化更加注重个人选择和自我实现,而在中国文化中,家庭和人际关系则更加重要。这种差异在电影中的体现是,主人公在面对危机时,不仅是为了拯救人类而战斗,更是为了保护自己的亲人而奋斗。他们不仅要面对外部威胁,还需要面对内心的挣扎和决断。影片中吴京饰演的刘培强为了让亲人存活下去,去竞选空间站宇航员。面对人工智能550w在面试中的提问,生的名额给谁,是一生挚爱但身患绝症的妻子,还是健康的岳父?刘培强当场情绪崩溃了,也因此落选。刘德华饰演的图恒宇,研究数字生命计划的工程师,一个内疚的父亲,为了给在车祸中丧生的女儿“完整的一生”,意图用机器来存储人类的感知和记忆,他将女儿上传到了算力更强的量子计算机上,以此延续女儿的数字生命。即便当时法律上已经禁止了数字生命计划,为了弥补失去亲人的缺憾,他几乎站在了法律的对立面。正是这些矛盾和冲突,故事才是令人感动的、充满温情的,也使得整部影片的基调得以升华。如果整部影片空有科幻特效,则缺少了中国精神。

中国科幻片是未来“讲好中国故事”、进行跨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科幻电影的主题和情节跳出了世界历史,跨越了地域差异和文化隔阂,更容易被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观众所理解和接受。中国科幻片将来的卖点,是在制作水平接近好莱坞的基础上,立足本国文化、展现民族精神、传递真实情感,从而引发观众新的哲学思考。《流浪地球》系列电影是西方科幻电影中从来没有过的想象:我们不是要移民到其他的星球,而是要带着地球流浪。《流浪地球2》最大的贡献不是媲美好莱坞的电影技术,也不是对中国制造的完美宣传,而是向世界提供了一次充满浪漫情怀且有别于西方的本土化精神表达。(图文:杨颖  四川传媒学院  外国语部)

分享到:
文化视角

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

特别关注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