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民生 >

关注:乡村医生是健康的守门人、呵护村医才能更好地守护健康

来源:互联网| 2021-04-23 09:54

据《2019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到2019年底,全国仅剩村医79.2万,从最近5年数据来看,村医数量依旧以平均每年5万的速度锐减。今年全国两会后,多地开始着手解决村医待遇及养老问题。记者调查发现,即便各地频频发文,村医职业吸引力仍持续走低。乡村医生是农村居民健康的“守门人”,也是农村医疗的网底,但这支队伍近年来不断流失,且陷入后继无人的困境。
 

一方面,相关部门应健全村医保障制度,既然“要求”村医承接多种“行政职责”,就不能让村医们“白干活”,可纳入卫健委等相关部门体系,为他们提供社保等基础保障,保障各项补助发放,提高乡村医生待遇,让他们不再为生活所困,在情怀之上得到应有的实打实的物质保障。

另一方面,当前因发展前景差、无职业级别工资差别等原因,也让部分村医无意职业技术考级和参加相应技术培训,这直接导致了部分现行村医无资质、技术差等问题,让老百姓们小病不愿去,大病去医院。因此,应加强村医的职业培训,对达到技术考核水平的村医设立奖励制度,从职业荣誉、上升空间等方面给予一定倾斜政策,以激励村医们积极提高技术,并吸引年轻医生加入村医队伍,形成村医行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医生,这一职业在人们的印象中,就是高薪、体面、有保障,但村医却不然,他们干着医生的活,承接着广大农村地区的医疗保障重担,却与“高薪、体面、有保障”无关。村医是三级医疗体系中最基层的力量,“小病不出村”不仅能为村民们解决小病小痛、实施及时急救处理等,更能缓解城镇医院的就医压力,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难题提供基础支持。同时,因为他们是最接近广大村民的人,更为了解村民基础健康情况,村民医疗信息档案管理、慢性病随访、预防宣传……等问题也被压到他们肩上。

繁重的工作、巨大的责任,但他们仍只是属于“私人诊所”,虽然有政府下压的各项“行政任务”,但却没有“编制”带来的各种保障;药品零差价销售等多项惠民政策让村医无法通过药品差价、诊疗收费等增加收入。虽说有相应的政策补助,但拨付延迟、各种严苛指标考核造成的“扣发”,让村医收入贫瘠。收入低造成的生活困境、养老、可能的医疗纠纷等问题都成为村医的困境。与城镇医生的巨大落差让村医无以为继,现行很多村医都仅凭一腔对故土乡民的热爱情怀在支撑。但我们却不能指望仅用道德情怀去留住他们,医者仁心,但医者也是人,他们也同样有家庭、有生活、有需求,没有更完善的保障制度去兜底,他们何以为继?又怎能吸收新的年轻医生加入村医队伍?村医锐减将仍会继续,基层医疗网底就无法铸就。

村医是农民健康的守门人,呵护村医才能更好的守护健康。夯实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基石,是关系着广大村民看病难问题的基础民生工程。只有稳定、健康、发展的村医,才能真正让村民获得便利、实惠、高效的医疗服务,为村民带来健康的福音。

分享到:
文化视角

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

特别关注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