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马关:我与你在有诗的地方有个约会
来源:CCTV华夏之声|
2022-05-13 10:00
云南马关边境守边防疫归来,坐在界碑旁稍作休息,凝视着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的晨曦,不觉有所思、有所想,满脑子都是你的身影。决定趁着换防的日子,卸下守边防疫的“战袍”,暂时放下肩扛的责任,轻装简出,与你共赴一场“特别”的诗意之旅。
(一)
马关的春天,总比其他地方来得早一些,当其他地方还是春寒料峭时,这里早已万物争春,鸟语花香。车辆行驶于两旁长满花草的G248公路上,一幢幢各具风格的小洋楼镶嵌于青山绿水之间,家家户户房子上扎根着的一面五星红旗在迎风飘扬,好像在反复述说着边疆人民“扎根边境、心向中央”的誓言。
(二)
从上千年的八寨(阿雅)古镇里买了几个苦荞粑粑,蘸着含有草果面的辣椒水,大快朵颐吃着来到了梁子上。慢步于郁郁葱葱名木古树下留有历史痕迹的石板路上,鉴赏着历经阳光风雨、流金岁月打磨,全是就地起材用土、木、石建起的几百年土木老屋和聋哑人雕凿的“生命源泉”,深深惊叹能工巧匠门的鬼斧神工。石凳上、屋檐下、林中曲径的石板路通向远方,从不同的角度来看,都是一幅幅画中画,活生生就是传统村落的“活化石”。
看到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保存了固有的原汁原味,心里多少会有些慰藉,总会忆起那段铭刻于心的难忘时光。在该村即将拆毁的一瞬间,是你告诉我说:信念不灭,希望就有。为了保护好梁子上这个传统村落,大家携手全力以赴马不停蹄地奔走。
来了!来了!昆明理工大学的朱良文、白文峰等教授伸出援助之手,人民日报、中国网等媒体发出拯救的呼声,许多有“家国情怀”的有识之士将责任硬扛肩上,将使命践行脚下。历经千辛,终于完完整整地将这座传统村落保护下来,给乡村发展守住了根,给浮萍留下了记忆。
张朝顶与几位村民的热情招呼把我拉回现实中,与他们聊起了许许多多的家常事,爽朗的笑声滋润着我的心田。当问起曾经日复一日坐在门口念着子女名字的百岁“老妈妈”时,他们说已经“远游了”。顿时心中哀思无限,情不自禁地呤起那首我们想家、想妈妈的诗。
妈妈的头发
晨曦中/屋檐下/玉手梳青丝/吟笑满农家
日当午/田地头/汗霜染黑发/心有牵牵挂
夜露起/青灯旁/针尖划银发/盼儿早归家
(三)
驱车来到曾经被有些专家评定为失去人类生存与发展机会的喀斯特地貌一个山卡卡小村庄旁停下。你可曾记得,有一年夏天雨特别大,生态失衡的地方发生了泥石流,冲毁了几户人家的房屋,许多老百姓只得暂时搬迁到救灾帐蓬里面居住。看着家徒四壁的情景与老百姓无助的眼神,你默默地记下了一切,你义无反顾地报名参加那场史无前例的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在异常寒冷的那年冬天,你带着老百姓在那泥石流常发、鸟不拉屎的旮旯地、石窝窝头种下一棵棵苦楝子、杞木等树种,又在林下种上了经济作物。在那段岁月里,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把汗水与心血洒在了自己热爱的脱贫攻坚热土上,培育出脱贫攻坚的累累硕果。在即将迎接国务院第三方脱贫绩效考核的前夜,马关部分地区遭受百年难遇的冻雹灾害,“毁我房屋、坏我庄稼、伤我民众,造成损失高达5个亿”!坚毅的马关人擦干眼泪、挽起袖子、共度时艰,在短短7天时间内还世界一个重建的奇迹。马关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成效经受了史上最苛刻、真金不怕火炼的考验。
当遇到父母早逝、从小孤苦伶仃吃千家饭长大如今已40多岁的李大哥时,曾经不善言辞的他拉着我的手唠起嗑来,容光焕发的脸上洋溢着幸福地对我说,前年他仅卖砂仁就收入20多万元,盖起了新房子,还讨了媳妇、生了娃,一直不停地向我描绘着“苦楝子树下的甜蜜生活”。看着郁郁葱葱的绿荫下,很少有杂草,全部是老百姓种下的砂仁、草果、香草等名贵中药材。听乡镇上的领导介绍,每年林下收入百十万的人家大有人在,林下产业己成为老百姓收入的金疙瘩。曾经破败的房屋己变成了小洋搂,弯曲狭窄的泥泞路已变成了宽敝的水泥路,路的两旁种上了花花草草,建起了文化墙,洁美乡村建设正在进行中,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乡村振兴已经按下了快捷键。
(四)
来到古林箐乡的杨大哥家,他热情张罗着,给我这个很少喝茶的人倒了一壶满满的古林箐原始森林古树茶,马上讲起了古林箐原始森林的故事。好奇心驱使我想一探究竟。
沿着一条历经千年的茶马古道行走在古林箐的原始森林里,看着直冲云霄的望天树时,感觉到自己的矮小;看到喀斯特地貌的悬崖峭壁上,从石头缝里长出三四个人才能合围的枧木,惊叹生命力的坚轫与执着;看到东方魔茶——金花茶的小种群与穿山甲等珍稀动植物时,才真正理解了古林箐原始森林生物多样性异常繁多的含义。曾有生物多样性的专家说“古林箐原始森林是地球上喀斯特地貌的精华部分”。
当爬上南国第一塔塔楼最顶层时,远眺文山、红河两州四县,“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景色尽收眼底;近看云卷云舒,层层云海环绕山涧,时而如十万天兵天将,一会儿像那天上人间,一瞬间如世外桃园,美景就在脚下,灵魂闲庭信步于天地之间。微微的风中传来阵阵的风铃声,荡去了心中的尘埃与身体的疲惫。口渴了,随手喝了一口古林箐原始森林的古树茶,觉得一股甘露润入肠胃,千千万万个水分子带着特有茶酚进入每个细胞当中,解除了身上的困乏,激活了生命中的快乐因子,让每一个器官都舒坦起来。从瓶里弥散与呼出的铭香弥漫在空气中,让每一个毛孔都体会古树茶特有的韵味。古树茶、美景、风铃声,此情此景,让我更想念远方的你,不知如何表述心声,只能用“诗与远方”来表达。那就随赋一首吧!
古树茶赋
古林山峦藏玉带
日月风雨凝香在
点滴入口梵尘尽
千古悟道娓娓来
既然诗已成,又哪能忘记写词?虽是拙作,还是不禁吟出:
古林箐·古树茶
古茶新芽,历风雨,汲精髓,听贯虫鸣鸟叫,坐禅深幽自清华。遇甘泉,云卷云舒,茗香弥漫已芳华。
生而冥化,追真知,求教化,见识沧海桑田,坦荡磊落思无瑕。逢知已,性随习聚,俯首躬耕留菁华。
(五)
带着留有余香的古树茶味,细细品味“仁寿同登九天开化,和光普照四海逢春”的人文内涵,来到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的发源地——仁和镇阿娥新寨,一个依山傍水、充满人文灵气的壮族寨子。在阿娥新寨版画协会会长卢正林的带领下来到占地20余亩的阿娥农民版画创艺中心,上千幅的壮族农民创作的版画在这里展览。
一幅名叫《故居》的版画深深吸引了我的注意,一幢幢壮族传统杆栏式建筑座落于山水田园之间,寨中的本主庙显得格外显目;壮家姑娘拿着壮锦唱着壮族“三月三的歌谣”,又怎能会忘怀“六月花饭香”;天地轮回的生老病死,始终不会忘记娶亲嫁女的幸福历程;日出而作、日暮而归的壮族农耕文化描绘得淋漓尽致。一幅版画高度概括了壮族的历史源流、衣食住行、风俗礼仪、文化传承等人文底蕴,不愧为壮族的“清明上河图”。
这些艺术作品,都是出自地地道道的本村壮族农民之手,他们一手拿着犁耙,一手拿着刻刀,创造出劳动中最具魅力的艺术作品。有部分作品曾飘洋过海到过日本展出;胡锦涛总书记出访意大利时,曾将《六月花饭香》、《捞鱼娃》等20多件版画作为国礼赠给了意大利政府;《故居》、《婚俗》等曾获得全国农民画展的金奖。
(六)
回到鞍马湖畔,恰逢几个远方的客人与兄弟姐妹放假归来,相聚一起相谈甚欢。小权兄弟来了个提议说:我们马关拥有11个民族,我们家又是多民族大家庭聚居的缩影,每个成员做一道马关本民族特色的农家菜,怎么样?大伙说干就干,只见男女老少,系围腰、切菜品、掌铲勺,活脱脱的厨神才艺大比拼。阿红做了一道傣家酸笋鱼,小猛仅用几片檬叶与盐巴做成了壮族凉鸭;项丽嫂做了一道苗家菜豆腐;我做了一道三七炖鸡。不一会儿,只见普普通通的原生态食材,经过简简单单的烹饪,做成了一桌拥有11个菜品、色相味俱全、文化内涵颇深的“民族团结”家庭宴,配上一壶阿爸阿妈自己酿的苞谷小锅酒,听着七彩风玲小镇的音乐,吹着鞍马湖的徐徐晚风,品着家乡味,说着矿工拳王熊朝忠、中国草果之乡、世界铟都马关等故事……不知不觉已至深夜,总觉得缺少点什么,心中有一些惆怅,遂写下了一首“酒”的诗,对你的思念更加浓郁了。
酒
古今相聚把盅举
人间佳酿附魂体
谈笑风云皆过往
不羡神仙只慕你
你是谁?你是我的兄弟姐妹,也是帮助过马关发展的人,更是我们“海内的知己”。无论你生在何方、长在何地,我们都向你发出最诚挚的全天候邀请。我们始终在一个叫马关的地方守望着。这里有诗和远方,有妈妈的温暖和家的味道,这里遍地长满了故事,我们随时随地期待着与你在马关有一场不见不散的约会。(文图/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民政局副局长阳振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