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文化报| 2022-11-08 17:45
十八大以来,云南省马关县紧紧围绕“人民至上”,铭记与践行“老有所养”思想,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多措并举,将养老服务发展列入民生工程、德政之举进行强力推进,加快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步伐,逐步提升了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全力构建养老基础服务设施保障网
马关县为解决日趋严峻的老龄化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的问题,主动作为,创新工作机制,围绕多层次、高标准的养老服务要求,全力打造“云南惠老阳光和老年健康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民政部门通过对各类闲置资源,采取合并、改建、重组等方式盘活现有资产,以较少的资金投入争取最大的整合效应,先后投入5000余万元资金为老年人提供集中供养、休闲娱乐、健康服务等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建成农村敬老院7个,百村建设10个,闲置校舍改老年活动室18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养老互助服务站22个,农村幸福院30个,老年活动中心(场所、室)63个。
2018年以来,督促指导新建住宅小区建设方按照要求建设配套养老服务设施,目前有8家已经建成并移交使用;住建、规划等部门以基础设施配建养老服务功能为抓手,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对先后建起的安平广场、人工湖、体育馆等一大批基础设施,配建大量养老、惠老基础设施项目;组织部门在全县的自然村建成了1049个活动室,教体部门协同配置了部分活动设施设备;县老年体协发挥余热,积极投身于全县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向上级争取100万元建成风雨门球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上海虹口区、云南省国资委、云南省财经大学、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等定点帮扶马关建设大量惠及老年人的基础设施。大街小巷、村村寨寨覆盖的养老服务设施为老年人提供了集中供养、休闲娱乐、健康管理等服务,有效化解养老服务设施严重不足的难题。
马关县逢春体育馆(马关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上海虹口区援建龙树脚村项目为老年人提供文化娱乐场所(马关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创新务实、精准施策,编织构建兜牢兜住民生底线网
马关县深入基层、结合实际、锐意进取,不断完善兜底保障救助新模式,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全面推广使用“政府救助”平台,持续推进“一部手机办低保”,逐步打造“互联网+社会救助”体系,实现足不出户“码上救”,极大地方便困难群众提出救助申请。
金秋时节,在马关县木厂镇博车村委会,适逢马关县民政局核对中心主任王国豆正在对马关县的特困人员进行入户核查,他说:“我们持续对全县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进行全面排查清理,明确其监护人,并全面签订照料护理协议,确保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实现‘平日有人照应、生病有人看护’的目标。”
民政工作人员深入特殊困难家庭开展调查核实(马关县民政局供图)
马关县中心敬老院传来一阵阵“祝你生日快乐”歌声,引起了笔者的好奇,就用电话连线县中心敬老院的工作人员柏玉静了解到,县中心敬老院正在为当月出生的老人集体过生日。平时,还经常组织老人们开展种地、文体活动等许多寓教于乐、寓教于康养的活动。因为疫情期间敬老院处于封闭式管理状态,所以只能通过电话方式随机采访了集中供养的102岁高龄老人张开熬,老人笑呵呵地说:“我们吃得好、住得好、玩得好,每月都有生日过,幸福得很。”马关县中心敬老院院长李建梅表示,马关县只要有入住意愿并符合入住条件的特殊困难群体,敬老院都全部接纳,让他们过上幸福快乐的晚年生活。
马关县中心敬老院为老人集体过生日(马关县民政局供图)
八寨镇喜主村委会80余岁的赵某与其7岁的孙子江某生活在一起,村委会通过调查了解,为赵某申请了农村低保A档,为其孙子江某申请了事实无人扶养救助,村委会还经常关注她们奶孙俩的生活状况。马关县采取有效措施,创新式开展县、乡(镇)、村三级针对低收入群体召开的每月分析研判会,重点研究“两不愁、三保障”与饮水安全等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精准帮扶工作,切实履行兜底保障政治责任,不断编密织牢兜底保障网。
马关县民政局副局长王红梅说:“在保持农村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政策总体稳定的基础上,统筹发展城乡社会救助制度,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健全完善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应兜尽兜’。”目前,已将6692人(主要是老年人)低收入人口全部纳入动态监测范围,逐步实现由“被动救助”向“主动救助”转型。
统筹各类社会救助资源,有效衔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在工作实践中持续推进“单人户保”、低保延退、刚性支出扣减等社会救助政策措施落地落实。全县现有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35195人(其中:老年人16683人)、特困人员1197人(其中:老年人702人),共申请临时救助1513户4382人,发放临时救助金304.8852万元。目前,已将符合条件的7821名困难残疾人和3238名重度残疾人分别纳入残疾人两项补贴保障范围,为困难重度失能残疾人提供照护和托养服务,普遍开展对困难重度失能残疾人的探视巡访工作。
马关县小坝子镇田湾村委会是个距离县城60余公里的边境村委会,宽敞明亮的标准化卫生室里面,坐满了许多来看病的群众,大部分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90岁的王绍荣老人说,现在医疗方便了,一般的小毛病在村卫生室就可治疗,没有必要跑到几十公里外的县城。
卫健部门在脱贫攻坚期间,在全县112个行政村建设了标准化的村级卫生室。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认真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组织开展老年人健康体检、建立起了健康档案,针对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做好老年人的随访。全县65岁以上老年人人口数38924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任务数23354人。截至2022年09月30日,实际建档44442人,完成自理能力评估34263人,完成体检(辅助检查)21582人,完成腹部B超检查21863人,开展健康管理21582人。
八寨中心卫生院到八寨敬老院开展老年人健康体检活动(马关县卫健局供图)
县医院、中医院设置了老年病科,建设成了文山州唯一的新冠治疗定点医院,整个医疗保障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目前全县有10家医疗机构被省级命名为云南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并完成挂牌。
马关县的医疗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进行合作,适时为敬老院的特困对象提供体检、核酸检测等上门服务。定期到养老院为入住老年人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检查、健康知识讲座并建立健康档案,今年以来共为患病老年人送医送药服务12次。马关县的城乡医保得到全覆盖,不断建立健全惠及民生的医疗保障网。
马关县民政局慈善养老与社会工作股负责人郭孝勇说:“我县大力推进完善‘互联网+养老服务’工作,今年以来全县享受高龄津贴人数共计79216人次,共发放老年人高龄补贴补助资金577.23万元,共计审批771份高龄补贴申请。马关县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都领起了养老金。”
为了提高养老服务质量与专业化水平,马关县民政部门与人社部门合作,2020年以来,共举办了6期养老护理员技能培训,参训人员607人。
通过深入调研、多部门协商、召开听证会等途径,民政部门牵头制定出台了相关社会化养老政策。养老机构社会化低偿服务就是其中之一,而且得到逐步规范运行。
马关县逢春生态公园全景(马关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各尽所能、人尽其才,让老年人充分展示最美幸福网
马关县委政府历来善用民智,充分发挥离退休老干部、民间乡贤的聪明才智,让他们在乡村振兴规划、产业发展等方面出谋划策、贡献力量。
在马关县城的大街小巷,总有一些老人戴上红袖套或者穿上志愿者马甲,日夜兼程地做着志愿者,履行卫生监督、交通秩序维护等职责。马关县组建了许多愿者服务队,老年人是主要参与者之一。
在广大的马关农村,近年来如火如荼开展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绿美乡村等事业,针对部分年轻人外出务工等实际,各级基层党组织深入农村,发动体格较好的老人主动承担起了在家带孩子的责任,心往一处想,扭成一条绳,劲往一处使,撸起袖子加油干,为马关的经济社会发展添了砖、加了瓦;为乡村振兴织了锦、编了花。
在宽敞明亮的马关县图书馆里,许多老人沉浸于知识的海洋,13个文化站是老年人提升“老有所学”的主阵地,街头巷尾、公园广场设立了为老年人增长知识的读报亭、历史故事等服务设施。近年来,老年摄影摄像协会举办了“智能型手机功能短训班”,培训人数60人。培训结束后,到户外采风,学习用手机拍摄照片,2019年国庆节期间,学员的268幅作品在安平广场展出。2020年6月,联合云南省摄影家协会到马关摄制少数民族风情;并制作出版了《走进马关》画册。县老体协书法协会还举办了第一期书法培训班,培训学员40余人,培训时间20天,同时还选派各种老年协会的业务骨干到省州进行培训与学习。
每年的8月8日是全民健身日,许多老年人都积极报名参加了跑步活动。谭景跃、杨敏、王佐洪三位会员多次获得前三名。县老体协每年11月11日组织参加全国老年人健步走大联动活动,每年参加活动的人数达500多人。老年各会员单位积极组队参加县内外各种形式的竞赛和展示活动,获得很多荣誉。
马关县逢春生态公园(马关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县老体协会员单位不断增加,从2021年初的17个会员单位发展到了目前的33个。各会员单位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健身活动,气排球、羽毛球、乒乓球、门球、象棋等协会,坚持日常训练,经常性开展比赛。摄影协会、登山协会经常组织会员开展户外活动和采风活动,登山协会几年来一直组织会员开展义务植树活动。
老年人参加义务植树(马关县蔡大章供图)
马关县文化馆副研究馆员徐春莉表示,马关县文化部门根据老年人精神生活特点,结合党建引领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实际,发展组织了以老年人为主力军的各类民间文化队伍280余支,发展4500余名文化志愿者。
5年来,马关开展“筑梦边关”戏曲进乡村、“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系列线上、线下惠民活动400余场次,服务群众100万余人次。通过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提高了老年人的文化水平,不仅丰富基层文化生活内容,还提高了广大群众文化素质,也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实现了真正的文化惠民。
马关县马洒侬人古乐文艺队正在演出(马关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携手并进、无私奉献,用爱心真情延伸尊老孝老服务网
南山幸福社区是马关县最大的易地搬迁点,存在留守老人、失能与半失能老人比较多,活动场地缺乏等实际困难与问题,民政部门党组织秉承“民政为民、民政爱民”思想,整合各种资源,投资120万元,建起了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占地面积1700余平方米、配套设施较为完善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同时针对老人做饭难、吃饭贵的问题,又筹资26.2万元用于建设老年幸福食堂。
马关县社会工作督导中心周官宏、郑楠楠一直奋战在南山幸福社区,为老人提供心理咨询、上门服务、困难救助等工作。马关县围绕“一老一小”为核心的社会工作,共建成社会工作督导中心1个,社工站13个,社工活动场所22个,初步构成全覆盖、多层次的“社工站”网络布局。同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由文山州第八天青少年事务社会服务中心进驻马关县仁和镇大嘎吉村、大栗树乡倮洒村开展“牵手计划”“三区计划”项目任务。围绕扶贫、扶老、助残、助学疫情防控等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鼓励支持社工机构建立志愿服务队伍,推广“社工+志愿者”模式,发挥社会工作人才在养老服务的专业作用。
志愿者到幸福社区为老年人开展健康检查(马关县民政局供图)
马关县建设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在13个乡(镇)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3个,在127个村委会(社区)均建有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各乡镇(村委会、社区)、县直各部门均组建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现有注册志愿服务组织478支、注册志愿者9800余人,发布志愿服务项目478个。 2022年以来累计开展文明实践活动1920余场次。以开展“我们的节日”为契机,开展理论宣讲、扶危济困、关爱留守老人等各类文明实践活动。涌现出一大批最美志愿者、最美志愿服务工作者、最佳志愿服务组织、最佳志愿服务项目、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等。
爱心企业慰问老年人(马关县综合执法局服务中心供图)
中交二航局马关片区项目部将关爱老年人作为他们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组建“蓝马甲”志愿服务小队,坚持开展关爱老年人志愿服务,陪老人们聊天,打扫卫生,为老人们包饺子,通过送物资、送温暖,从多渠道、多方面给予老人们物质和精神上的关心与帮助。马关建业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清聪每年都会捐资几千元让部分老人过个有意义的重阳节,今年则捐款13万元来帮助八寨镇的喜主村打造绿美乡村,有效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品质。文山乾纶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冬梅通过自己捐赠及引进爱心人士募捐等方式,共向养老事业捐款捐物高达10余万元。云南华联锌铟股份有限公司为县老体协及会员单位修缮办公室。2022年以来,云南伟华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云南省分行、马关汇景陵园有限公司等企业向慈善组织赠款36笔,合计1110.95万元,大部分资金用于惠老阳光及相关养老产业。
马关县31.87万人民群众在党的旗帜下,勠力同心、砥砺前行、善行义举,让5.23万老年人过上了幸福晚年,谱写了最美夕阳红的新诗篇。(文/马关县民政局副局长阳振荣)
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
(本报讯通信员陈松林、孙悦) 菊韵映古今,秋香满却月。武汉市第41届金秋菊展汉阳展区,将于11月1日在琴台绿化广场开展...
2024-11-05 17:47
11月1日,武汉市第41届金秋菊展暨武昌区第33届街头菊花展在武昌区首义广场璀璨启幕。此次菊展以山水武昌金秋齐舞为主题...
2024-11-01 16:44
( 本报讯编辑秦凤 )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一言道尽了菊花独特的风骨和魅力,美丽的菊花向阳开放,淡淡的清香四处飘...
2024-11-01 14:03
置身泛娱乐化的时代,消费者注意力愈发稀缺,每个品牌都在寻求与目标消费群体更高效的沟通。而自带娱乐化交互场景、有...
2024-11-01 12:10
10月26日,2024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在长沙盛大开幕。作为中国农业机械行业的年度盛会,本次展会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众...
2024-10-28 10:10
...
2024-01-13 18:45
中国晨报讯(通讯员史健) 为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30周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
2023-12-27 14:10
CCTV今日视界讯(中国晨报记者刘宏 孙风荣) 为进一步提升山西大同、内蒙古乌兰察布两地经济交流合作水平,12月6日,大同...
2023-12-09 08:06
CCTV今日视界讯(张选) 村庄道路干净整洁,产业发展欣欣向荣,干群关系和谐融洽今年以来,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花园屯镇...
2023-11-30 22:49
CCTV今日视界讯(云州融媒记者刘茂喜) 近日,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第二中学顺利通过大同市教育局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
2023-11-09 1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