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资讯 >

四川德阳:旌城禁毒齐攻坚 靶向治理克疾顽

来源:CCTV华夏之声| 2021-12-27 11:56

四川省德阳市禁毒委针对病残吸毒人员影响社会治安的突出问题,把关心关爱病残吸毒人员作为禁毒基础建设重要工程,作为推进社会治理重要举措,作为“旌城禁毒强基”补短板强弱项的关键决策强力推进,有效地解决了诸多社会难题,社会治安形势得到明显改善。

党政高度重视,高位谋划定方向。德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毒品治理工作,多次研究破解难题。“旌城禁毒强基行动”启动后,时任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禁毒委主任周新,现任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禁毒委主任廖凯,市政府副市长、市禁毒委第一副主任、市公安局局长罗毅等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基层专题调研,研究分析全市治安形势,提出要尽快推动特殊治疗场所建设指导性意见。今年2月,市禁毒委发布强基“一号行动令”, 特别是针对病残收治在全市禁毒工作一直未能得到解决的突出问题,要求旌阳区先行先试,率先在全市建成特殊人群康复救助中心,全力打造病残问题治理工作样板,中江要紧跟步伐,建设病残吸毒人员治疗康复中心。市委常委、中江县委书记苏刚,市政府党组成员、旌阳区委书记陈天航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谋划部署,将特殊人群康复救助中心建设纳入民生工程,作为本地党政重点工作和“禁毒人民战争”重要抓手,充分利用现有医疗资源和场所,全力推进。市禁毒委及时成立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做到亲自抓,分管领导负责具体抓,市禁毒办负责组织实施。

部门协调联动,统筹合力抓落实。德阳市禁毒办专职副主任王锐多次组织召开会议,统筹公安、卫健、发改、民政、财政、司法等成员单位会商提出建设可行性方案,综合人财物力量全力推进。市级相关禁毒成员单位、两地禁毒办成立专班,制定方案,形成层层抓落实局面。市禁毒办将此项工作纳入禁毒监测和公安绩效监测重要内容。市公安局禁毒、技侦、情报、网安积极联动,形成研判、侦查、打击和惩治整体合力。去年12月,旌阳区投入资金372.4万元,改建正式启动。今年1月,中江县投入资金300余万元开工改建。两地禁毒办坚持“应收尽收、应戒尽戒、应治尽治”的原则,将中心职能定位从收治收戒扩展至自愿戒毒人员,给予同等条件免费管理、医疗和救助。

健全完善机制,规范有序促运行。德阳市结合实际,深入研究,制定《特殊人群康复救助中心病残涉毒人员康复救助管理办法(试行)》《特殊人群康复救助中心管理制度》《康复救助中心工作流程》等8个文件,规范运行。创新“一人一档一评”“病员病室每月一评” 精准化、绩效化管理机制,与医院建立绿色医疗应急通道,确保重症康复救助人员及时救治。坚持“挽救一个人就是挽救一个家庭”,注重“两会三谈”,开好“主题讨论会”“感悟分享会”,加强“入所谈、个别谈、集中谈”,将教育感化工作做在细处、做在深处、做在点上、做进心里。通过开展文体、读书活动、康复锻炼、心理咨询,拓展视野,提高文化素养,引导积极健康生活。管教民警用细致入微的工作感化戒毒人员,使他们坚定戒毒信心,早日回归社会。

注重全面保障,全力推动提实效。旌阳区、中江县两个特殊人群康复治理救助中心现有病员房38间、医疗用房13间、心理咨询室(阅览室)2间、办公用房18间,配备医疗检测仪器和抢救设备30余种(台),可容纳200人,满足了备勤、监控、医疗和探视会见等需要。实施 “公安主管、卫生主治”模式,派驻民(辅)警13人,医务工作人员26人,后勤人员25人,两地财政每年预算合计1200万元用于运行专项经费。坚持“收治是手段,回归是目标”,在破解“回归难”问题上想办法、找对策,采取邀请心理咨询师进驻服务、日常性开展普法教育、与社会团体联动开展技能培训等方式,共开展诊疗服务9670余次,心理咨询80余人(次),日常性开展普法教育160余人(次),全力帮助康复救助人员重拾信心、重燃希望、重塑体魄、重现价值,重新融入社会。同时,通过全市各级禁毒部门广泛宣传和康复的病残吸毒人员自身宣传,收戒收治病残吸毒人员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群众满意度越来越高。(李璟)

分享到:
文化视角

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

特别关注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