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观察者网| 2021-05-12 20:39
3月下旬,央视直播了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重大考古发现之一”的三星堆遗址的新一轮发掘,再次掀起社会对考古的关注。同时,埃及考古今年也屡获重大发现。但哈佛大学考古学教授直言,西方媒体在报道同样重大的中国与埃及考古发现时,呈现出巨大温差,折射出一种文化偏见。
5号“祭祀坑”出土的残缺的金面具(3月17日摄) 图源:人民网
哈佛大学人类学系考古学教授罗旺·弗拉德(Rowan K. Flad)5月11日在《华盛顿邮报》 发表观点文章。文章介绍,4月10日,埃及宣布在南部城市卢克索发现了距今3000多年的古埃及重要都城遗址,被称为“失落的黄金城市”。专家指出,这是自上世纪20年代发掘图坦卡蒙陵墓以来的“第二大重要考古发现”。
《华盛顿邮报》观点文截图
文章表示,埃及的这一发现被美国广播公司(ABC)、全国公共广播(NPR)、《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等美主流媒体广泛报道,被称为“埃及学的重要时刻”。巨大的报道篇幅,和那两周前中国四川省三星堆的考古发现鲜有关注形成鲜明对比。
弗拉德向西方介绍称,中国的考古学家(此次)挖掘出500多件文物,包括巨大的黄金面具、象牙、铜器等。
这名哈佛教授称,三星堆的新发现是“了解东亚文化的重要窗口”。
一枚三星堆金箔片完成修复
为什么西方对于埃及和中国考古的关注度呈现出巨大的差距?
弗拉德总结了两个原因:其一,受殖民主义遗留的影响,19世纪的西方考古学家竞相寻找陵墓的浪漫主义故事,对西方充满吸引力。其二,对地中海文明考古发现的关注,反映了持续存在的偏见,即美国是欧洲文明的直系后裔。古埃及与古希腊、罗马之间存在联系,埃及在基督教圣经中也有出现。因此,古埃及文明被挪用并纳入欧洲遗产,也融入了美国身份故事。简而言之,对于埃及考古的关注,出于这是“我们”的故事(the story of us)。
与之相反,中国的考古被认为是“与美国文化无关”。
弗拉德认为,这种想法不可取。因为“美国约有6%是亚裔,这也是‘他们的故事’。此外,所有古代文明都是全人类历史的一部分,值得被研究、讨论。”
这位教授指出了三星堆在考古意义上的独特与重要之处:三星堆显示,中华文明不单单由中原文明发展而来,而是有多传统、语言、文化、民族的源头,共同构成其复杂而多面的历史。
弗拉德指出,没有任何客观理由说明,古埃及文明与美国文化的联系比其他文明更紧密。这么说不是要贬低对埃及的研究,而是要扩大视野。如果“根据古文明与欧洲地理文化的联系”来看待历史,则潜藏重大危险。
三星堆博物馆
作者称,“如果说最近针对亚裔美国人的暴力行为,是由于媒体无视中国考古造成的,这可能太过分了,但认为中国故事不是‘我们的’故事的想法,是有害的。因为这会导致亚裔美国人是“其他人”的思想倾向。
文章呼吁,美国社会有多个地理和文化源头,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地认识这些起源,也更加关注中国的激动人心的(考古)发现。
这篇文章下方,有读者赞同作者的观点,但也补充道,“中国的成就不是被西方忽视、嘲笑就是诋毁。按照西方(媒体)的论调,中国做什么都是错的。但这篇文章是个例外。”
“为什么中国如此被忽视?因为中国的成功,挑战了西方的优越感,是对以西方为中心的叙事的威胁。如果中国继续发展,有一天可能会取代以欧洲为中心的西方,这是持例外主义的美国人无法容许的。”
对于中国来说,我驻俄大使张汉晖去年引用过一句中国民谚,“听蝲蝲蛄叫,还能不种庄稼?”说的是不能因为地里有害虫叫唤就耽误了农活。当然,听不见蝲蝲蛄叫,庄稼也要继续种。
3月20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进展会在成都召开,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重要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也同时发布。新发现的6个“祭祀坑”中已发现500余件文物,包括金面具残片、鸟型金饰片、金箔、眼部有彩绘的铜头像、巨青铜面具、青铜神树、象牙、玉琮、玉石器等。其中,三号坑的顶尊跪坐人像,带有龙形的纹饰,三星堆遗址工作站站长雷雨称其为“国宝级的一件器物”,并表示“可以看出三星堆人真的是龙的传人。”
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
(本报讯编辑秦凤)琴台绿化广场上的金秋菊展,犹如一场秋日的绚烂盛宴。菊展即将结束,所以要在浓烈秋景中定格秋意,将...
2024-11-30 14:55
( 本报讯编辑秦凤 ) 落叶、松果、枝条、菊花冬的礼物虽不及春的生机、夏的艳丽、秋的秀美,但自然的周而复始便是如此,...
2024-11-30 14:28
(本报讯通信员陈松林、孙悦) 菊韵映古今,秋香满却月。武汉市第41届金秋菊展汉阳展区,将于11月1日在琴台绿化广场开展...
2024-11-05 17:47
11月1日,武汉市第41届金秋菊展暨武昌区第33届街头菊花展在武昌区首义广场璀璨启幕。此次菊展以山水武昌金秋齐舞为主题...
2024-11-01 16:44
( 本报讯编辑秦凤 )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一言道尽了菊花独特的风骨和魅力,美丽的菊花向阳开放,淡淡的清香四处飘...
2024-11-01 14:03
...
2024-01-13 18:45
中国晨报讯(通讯员史健) 为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30周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
2023-12-27 14:10
CCTV今日视界讯(中国晨报记者刘宏 孙风荣) 为进一步提升山西大同、内蒙古乌兰察布两地经济交流合作水平,12月6日,大同...
2023-12-09 08:06
CCTV今日视界讯(张选) 村庄道路干净整洁,产业发展欣欣向荣,干群关系和谐融洽今年以来,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花园屯镇...
2023-11-30 22:49
CCTV今日视界讯(云州融媒记者刘茂喜) 近日,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第二中学顺利通过大同市教育局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
2023-11-09 1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