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文化 >

超然物我,宁静淡泊——浅读李新声的山水田园画

来源:中国周刊网| 2021-05-16 12:11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清新、宁静、淡远,静中有动,动中有静,这水月镜花般的纯美诗境,在打开李新声的画卷时,如一道清丽的天光冲开秽蒙、喧哗,立于世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将诗歌、绘画、音乐艺术融会贯通,使诗情和画意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画中有诗的意境,有音乐的流淌,在音乐手段方面做到了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和谐、巧妙而自然地达到了山水有清音的艺术效果。“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不仅《晚归》、《水落坡塘秋更薄》、《坐看云起》、《观瀑图》、《听泉图》、《气清更觉山川近》等这些水墨山水画达到了这种艺术效果,就是他独具特色的塞北风光图,在“浓墨重彩”中所展现的浓郁、温馨的生活气息,在静谧、祥和、清新中都是画不离诗,诗不离音乐。这种浑然的意境,是诗境和禅境的合一体。至此,我越发能说得清了,为什么在看到画作的第一眼,我吟咏出的是唐代大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原来李声新的画穿越了历史时空,或者说是王维的诗等在那里,与这些唯美、宁静,淡泊,超然物我的画卷相遇。自然的山水、鸟鸣,山水间所存在的宇宙哲理,禅悟之道,在永恒的空间,等待有天份、有才情、有悟性的人来描绘与吟咏。  在谈诗歌创作时,我经常说:当你完成了生命的积累,达到了一定的能量,是万物生灵找到你,让你说出,而不是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好的诗人是在替宇宙谈经说道。绘画亦是如此,一位深得禅悟之道的画家,他所表达的一定是宇宙箴言,替万物生灵去绘言。所以,在绘画创作中达到了超然物我的状态,他的生命在创作的过程中,已和自然界的山水、树木、花草、飞鸟、翔鱼,云朵,融汇在了一起。李新声就是这样的一位画家,他所表达的是自然的和谐与宁静。

 

 

 

李新声的塞北风光图系列,多以冰雕玉砌,晶莹宁静为主调,几家屋舍,在白雪的覆盖下显露,几只小羊散落院中,它们像绵软的花瓣,不仅使画面有了动态的美,也烘托出了浓郁的生活气息,白雪遮覆不住的玉米挂,雪中凸现的磨台更增加了纯朴的色调。几行飞鸟迅急而过,它们留下了悦耳的鸣叫产生清远的音乐效果,而大红灯笼、数枝红梅,即便是天宇中的红霞碧染,也都是映衬着雪乡的宁静祥和,自在闲适。起到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空山惊飞鸟”的艺术效应。使宁静陷入了更大的宁静。

 

 

 

宁静致远,高渺祥睿,对自然的尊崇、膜拜,表现在画家另一部分作品中,如:《天上人间》、《清风荷塘》、《紫气东来》、《斜风细雨不须归》,他把人生的理想,精神的向度,超拔的气节,都放置在了这如梦、恬淡的幻境中。《天上人间》中几只天鹅安然地浮于水面,风吹过,湖面涟漪荡漾,绿树倾俯,这动态之美,有如云波推涌,而紫色的荷叶漫无际崖,它所渲染、铺张的浪漫、唯美,只有仙境才有。品读这些画卷,便觉自己已羽化之中,是那一只天鹅,一个荷叶,一朵花开,一枚雪花,亦或是一缕微风,乐于此,而不知返。《斜风细雨不须归》、《气清更觉山川近》里的轻舟一叶,飘逸自然,无不是隐士乐山乐水的达观心境与生活理想。空灵、含蓄,音韵悠远,产生了诗歌的言有尽,而意无究的魅力。是啊,这大自然的美景,万千的事物、宇宙的奥秘怎能有语言表达得清楚呢?全在意会处了。在我看来,李新声不仅深得古代田园诗人陶渊明的影响,更得山水诗画大师王维的妙意,吸纳了两大诗人的思想精华,在宇宙、自然、生活中创作出了属于他的山水田园画卷,淡泊宁静,意韵隽永。他的画不仅给人美感的享受,在乐山乐水乐田园的恬淡、宁静、空寂、唯美的意境之外,又拓展出了新的领域,将其蔓延在他的画风之中,有着一种向上的生命萌动,永远崭新的生命状态。《春》、《春之旋律》、《春消息》、《希望的土地》、《荷塘清影》、《二月春风》中那些吐出的嫩蕊、新绿,风儿跑过树稍,汹涌而来的春潮,一切都是不可阻挡的,如万紫千红的花开,这是大地的讯息,宇宙的信息,在寂静空暝处,传来轰鸣的喧响——一切都欣欣然的,它们归于自然的居所,飘落于画卷的寂静安谧。

文:娜仁琪琪格

 

 

 

分享到:
文化视角

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

特别关注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