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华网| 2021-07-25 16:48
今天,我们迎来了节气大暑。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此时节正值“三伏”当中的“中伏”前后,热浪滚滚、万物蒸煮,是一年中最为炎热的时候。
气候:心宁静 解夏热
以五天为一候,古人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在大暑时节,腐草上的萤火虫卵会化虫而飞。天气愈发闷热,土地变得潮湿,天地间仿佛是一个大的蒸笼。又因湿气聚集,大雨天气也将频繁出现,天气开始向秋天过渡。
南宋诗人曾几在诗《大暑》中有云:“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沉。”他一边试问着炎炎烈日何时才能过去,一边盼望着能够送来一阵清风。
面对这样的酷暑,古人也有很多消暑良方。南朝诗人徐勉写道:“夏景厌房栊,促席玩花丛。荷阴斜合翠,莲影对分红。”通过在水畔亭旁赏荷纳凉,十分惬意;宋代有词人周邦彦“燎沈香,消溽暑”,通过焚香来消暑;唐代则有诗人白居易写下“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道出了心静自然凉的心态。
习俗:烧伏香 晒伏姜
大暑时节,民间有很多有趣的民俗文化流传至今。因正是农忙时节,又容易出现自然灾害,在古代,人们往往会在这时“烧伏香”,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有个好收成。
俗话说:“大暑养生,冬病夏治。”暑伏天,民间还有“饮伏茶”“晒伏姜”的饮食习俗。伏茶一般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着清凉祛暑、养心益肺的作用。伏姜则是将生姜切片或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上容器蒙上纱布,在太阳下晾晒至出伏,吃姜往往有着驱寒、去潮气的作用。
此外,鲁南地区流传着“喝暑羊”的习俗,一碗温热的羊肉汤下肚,可带走五脏积热,同时又排出体内毒素。广东一些地方则盛行“吃仙草”,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用它做成的“烧仙草”,是一种颇受欢迎的消暑甜品。
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
(本报讯编辑秦凤)琴台绿化广场上的金秋菊展,犹如一场秋日的绚烂盛宴。菊展即将结束,所以要在浓烈秋景中定格秋意,将...
2024-11-30 14:55
( 本报讯编辑秦凤 ) 落叶、松果、枝条、菊花冬的礼物虽不及春的生机、夏的艳丽、秋的秀美,但自然的周而复始便是如此,...
2024-11-30 14:28
(本报讯通信员陈松林、孙悦) 菊韵映古今,秋香满却月。武汉市第41届金秋菊展汉阳展区,将于11月1日在琴台绿化广场开展...
2024-11-05 17:47
11月1日,武汉市第41届金秋菊展暨武昌区第33届街头菊花展在武昌区首义广场璀璨启幕。此次菊展以山水武昌金秋齐舞为主题...
2024-11-01 16:44
( 本报讯编辑秦凤 )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一言道尽了菊花独特的风骨和魅力,美丽的菊花向阳开放,淡淡的清香四处飘...
2024-11-01 14:03
...
2024-01-13 18:45
中国晨报讯(通讯员史健) 为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30周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
2023-12-27 14:10
CCTV今日视界讯(中国晨报记者刘宏 孙风荣) 为进一步提升山西大同、内蒙古乌兰察布两地经济交流合作水平,12月6日,大同...
2023-12-09 08:06
CCTV今日视界讯(张选) 村庄道路干净整洁,产业发展欣欣向荣,干群关系和谐融洽今年以来,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花园屯镇...
2023-11-30 22:49
CCTV今日视界讯(云州融媒记者刘茂喜) 近日,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第二中学顺利通过大同市教育局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
2023-11-09 1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