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文化 >

振兴乡村 植树造林 劳动有我

来源:中华网| 2023-03-13 14:38

振兴乡村 植树造林 劳动有我

一年之计在于春,每年一度的植树节又来临了,我们带着对春天的向往,带着对祖国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带着对社会主义的期盼,学雷锋敬英雄活动中心一行四人,即:张凤岭同志、李世侠(兰心)同志、高洪军同志、刘淑兰(书兰)同志四位成员来到了位于三河市杨相公庄村的育实农场(中心的实践基地)参加植树劳动,丰富学雷锋实践基地的内容。张凤岭同志带队,号召我们以雷锋同志为榜样,坚持不懈的用雷锋精神要求自己,学习雷锋艰苦朴素,忘我无私的奉献精神。

来到基地才知道今年不同于往常,基地正在积极响应地方政府号召:退林还耕,植树场地改在了尚德园林工程有限公司那边,我们作为特邀嘉宾与那边合并在一起植树,场地虽然改变了,劳动植树是不会变的。上午我们在三河市育实学雷锋实践基地参观了解探索下一步基地发展布局,中午就在实践基地吃了基地特有的全生态春小麦手擀面,原本以为春小麦不如我老家山东的小麦好吃,真正吃起来才发现,春小麦虽然收成低,但是丝毫不影响口感,当然这和育实农场坚持用酵素肥料养地有关,完全避免了农药化肥带给农作物的污染,属于纯天然绿色食品,这更是和吃苦耐劳、艰苦朴素,坚持:“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的王大鹏同志有关,她多少年坚持将心比心,我们种地要种良心地,种了就首先自己吃,并且至关重要的是,一直坚持用老种子,不追求新鲜,不追求高产,不追求以损害土地为代价的农产品。听着她的讲述,看着她淳朴的面容,笔者感到无比的亲切,这才是我们敢于命名为:学雷锋敬英雄活动基地的原因。

 

下午两点钟,我们一行加入到《拥抱春天,播种绿色,放飞希望》的植树节活动中,下午的植树节活动由三河市硬笔书法协会联合三河市尚德园林工程有限公司、三河市育实研学实践基地,共同策划,参加活动的中小学生和学生家长共计60余人。本活动由三河市硬笔书法协会赵丽霞主席主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赵丽霞书写了三十幅精美的歌颂春天的诗词作为奖励,引领学生和家长朋友们背诵《春晓》、《鸟鸣涧》、《春日》、《咏柳》等古诗,体验春天的无限美好,激励大家要珍惜春天、播撒希望,并奖励给现场孩子们,在邀请老一辈革命老战士80多岁的张凤岭同志讲话,张凤岭前辈给家长和孩子们讲了雷锋精神的红色励志故事,告诉孩子们继续发扬光荣传统,养成从小爱学习、爱勤俭的好习惯,激发孩子们努力进取。之后赵丽霞主席赠送了一幅一一清代康熙年间三河知县任塾为三河古八景题咏的《月池秋鹭》,之后把《南塘落雁》一并赠予收藏。

 

活动中,学雷锋敬英雄活动基地、育实农场的卢火青同志,还给大家讲解了老种子的故事,他用的就是湖南省新化县的老种子,并让孩子们观察学习认识老种子品种,让大家意识到老种子的重要性,只有健康的种子,才能有健康的食品;是啊! 种子安全才有健康食品。作为“学雷锋志愿服务大队”的大队长,卢火青随时随地传播正能量,传播红色文化,传播军民一家亲的感人肺腑的故事,当笔者听到湖南省新化县的老大娘把种子拿出来给红军时,感动的落泪了,当时老大娘更加激动,她说:“种子是我明年的希望,红军是咱穷苦人一辈子的希望啊”。可见这种军民鱼水情,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通过这个老种子的故事,我们能深刻地体会到:红军不拿老百姓的一针一线是多么的自律,更能体会到老百姓为了红军更是掏心掏肺的付出,今天我们尊敬军人,更不能忘记养育了我们世世代代的农民。他们是我们新中国的最根本的基石,我们中国的农民:无私、善良、淳朴、敦厚。这也是习主席一直强调乡村振兴的根本原因,我们不能忘本啊。

 

 

接下来是开始干活植树环节,从挖坑、放苗到培土、踩踏压实、浇水等整个过程,大家干的热火朝天。

 

当天,天公作美,阳光明媚,晴空朗朗,大家干劲十足,汗珠岑岑,但兴高采烈。这次植树公益活动,丰富了中小学生的业余生活,通过这样的劳动实践课学到了一定的农业知识,增强了爱护花草树木的常识,对低碳生活有了一定的认知,同时也锻炼了身体,爱护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建设自己美好的家园。(文/书兰)

 

分享到:
文化视角

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

特别关注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