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华网| 2024-10-29 08:14
中国文艺是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梦想中,获得不竭的精神动力、思想支撑和艺术资源。展现新时代的壮阔气象,描绘新时代的壮美画卷,书写新时代的恢宏史诗,是当代中国文艺的神圣使命。
在历史的长河中,文化与艺术是民族精神的火炬,照亮着人类前行的道路。“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这不仅是对文化地位的肯定,更是对艺术使命的召唤。艺术,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自人民,更应回归人民,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
“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踏坚实的大地。”这要求我们,在创作中,要扎根生活,深入人民,从人民的喜怒哀乐中汲取灵感,用艺术的语言讲述人民的故事,展现人民的风采。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艺术的源泉。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只有扎根脚下这片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文艺才能接住地气、增加底气、灌注生气,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
“为人民而艺术”,意味着艺术创作要以人民为中心,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不仅是对艺术家的期许,也是对艺术作品的评判标准。艺术作品应当是人民情感的共鸣器,是人民生活的写照,是人民精神的食粮。只有这样,艺术才能在人民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我们应当牢记让艺术的种子在人民的沃土中生根发芽,用艺术的光芒照亮人民的心灵,让“为人民而艺术”成为我们共同的追求和行动指南,共同书写属于新时代的华彩篇章。
叶剑波,浙江武义人。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硕士。现为杭州师范大学副教授,经亨颐教育学院艺术教育系副主任,浙江省陆俨少艺术研究会会员,杭州市美术家协会理事,浙江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书画院秘书长,杭州市拱墅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余杭区文化旅体局文化顾问、杭州余杭原墨社社长。
“随意难哉更妙哉”
陆俨少语:“画到顺手时,先前画了一笔,接下来急忙第二笔如波连涌潮,笔笔紧跟,下笔不能自止,而在章法之间续续生发,虚实得当,笔畅神怡,如是血脉相通,精气相贯。但也有时画不下去,则凝神贮思,以蓄其势,及至绝处逢生,反得奇景。所以我的经验,作画不打草稿,虽巨幅经营,也只打一个小稿,安排大体位置,然后下笔,偶然得意,自觉官止神行,其思壮采,合沓而来。如果一树一石,都极精到地勾出,这样草稿打死,下笔反受拘束,既无得心之意,何来应手之乐。所以我的体会:所谓良工苦心,惨淡经营,也只是创造意境,部署位置,决不在树石向背、大小、方圆之间预先勾定。”
我之所以原原本本将陆老《山水画刍议》中的语段摘下,是因为,这种状态与我绘事追求有种契合,令我神往!其“笔畅神怡”“精气相贯”“蓄势及至绝处逢生”更妙在“得心应手”是何其快意、何多美妙、何等率性!
古人语“率性谓之道”“随缘适性”。东坡居士亦语:“我书意造本无法”。
一切皆随心意。
因此当我读到《山水画刍议》那段话时是激动!
激动之后是自省。自省那将是一番炼狱后方有可能的层级。
工作几年后,有幸入中国美术学院跟随何加林先生攻读画学硕士。更是验证了我的自知。“得心应手”的随意表现很美,但需要眼、手、心在某一节点的完美结合,是非常艰难方可到达的境界。可以说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然,现实虽很艰难,其结果必将是很美妙——“炉火纯青”“信手拈来”潇洒之极。
这种结果令人垂涎,我想作为画者是梦寐以求的!
时光过得很快,硕士毕业已一十五载!绘事一直坚持、梦想一直持续!
《运河人家》 138x34cm 10000
《潭深千尺》 2021 33x66cm 8000
《溪上泉声》 2021 33x66cm 8000
《关山苍翠》 100x40cm 14000
《梵音》 水墨设色 130x22cm 11000
《黄河之水天上来》 2018 45x25cm 5000
《绿从山下门前过》 2022 68x34cm 8000
《绿道》 2022 69x34cm 8000
《云栖》 2022 68x34cm 8000
《长松仙馆》 2022 68x22cm 6000
《二零二二夏绿》 2023 23x137cm 10000
《和里印象》 2023 27x138cm 10000
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
(本报讯编辑秦凤)琴台绿化广场上的金秋菊展,犹如一场秋日的绚烂盛宴。菊展即将结束,所以要在浓烈秋景中定格秋意,将...
2024-11-30 14:55
( 本报讯编辑秦凤 ) 落叶、松果、枝条、菊花冬的礼物虽不及春的生机、夏的艳丽、秋的秀美,但自然的周而复始便是如此,...
2024-11-30 14:28
(本报讯通信员陈松林、孙悦) 菊韵映古今,秋香满却月。武汉市第41届金秋菊展汉阳展区,将于11月1日在琴台绿化广场开展...
2024-11-05 17:47
11月1日,武汉市第41届金秋菊展暨武昌区第33届街头菊花展在武昌区首义广场璀璨启幕。此次菊展以山水武昌金秋齐舞为主题...
2024-11-01 16:44
( 本报讯编辑秦凤 )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一言道尽了菊花独特的风骨和魅力,美丽的菊花向阳开放,淡淡的清香四处飘...
2024-11-01 14:03
...
2024-01-13 18:45
中国晨报讯(通讯员史健) 为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30周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
2023-12-27 14:10
CCTV今日视界讯(中国晨报记者刘宏 孙风荣) 为进一步提升山西大同、内蒙古乌兰察布两地经济交流合作水平,12月6日,大同...
2023-12-09 08:06
CCTV今日视界讯(张选) 村庄道路干净整洁,产业发展欣欣向荣,干群关系和谐融洽今年以来,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花园屯镇...
2023-11-30 22:49
CCTV今日视界讯(云州融媒记者刘茂喜) 近日,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第二中学顺利通过大同市教育局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
2023-11-09 1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