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网| 2024-10-29 09:52
中国文艺是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梦想中,获得不竭的精神动力、思想支撑和艺术资源。展现新时代的壮阔气象,描绘新时代的壮美画卷,书写新时代的恢宏史诗,是当代中国文艺的神圣使命。
在历史的长河中,文化与艺术是民族精神的火炬,照亮着人类前行的道路。“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这不仅是对文化地位的肯定,更是对艺术使命的召唤。艺术,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自人民,更应回归人民,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
“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踏坚实的大地。”这要求我们,在创作中,要扎根生活,深入人民,从人民的喜怒哀乐中汲取灵感,用艺术的语言讲述人民的故事,展现人民的风采。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艺术的源泉。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只有扎根脚下这片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文艺才能接住地气、增加底气、灌注生气,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
“为人民而艺术”,意味着艺术创作要以人民为中心,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不仅是对艺术家的期许,也是对艺术作品的评判标准。艺术作品应当是人民情感的共鸣器,是人民生活的写照,是人民精神的食粮。只有这样,艺术才能在人民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我们应当牢记让艺术的种子在人民的沃土中生根发芽,用艺术的光芒照亮人民的心灵,让“为人民而艺术”成为我们共同的追求和行动指南,共同书写属于新时代的华彩篇章。
陶丰年,1963年10月生于江苏南京。金陵书画家,国家级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多年来为全国诸多博物馆、名人纪念馆和风景区创作系列主题作品,在南京大学系列文献片《百年学衡》中为民国大师写像,担任人物和场景插图创作。诗画融合,既喜创作恢宏巨幅,也擅尺牍小品。“博众趣习百家,尽精微致广大”。书画作为视觉艺术,当以作品说话,留下空间被予评判应是最好的学习渠道。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学习,广泛吸取中外艺术精髓。所作书画作品和工艺品深受国内外人士喜爱,并被广为收藏。
与时俱进,传承国粹与创新并举
与时俱进,个人深以为中国书画的创新首先来源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深谙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传承国粹,方能通古而变,无古法则不能产生新意。当代的新意,又将成为未来的古法,中国书画的发展就是在这样的循环往复中前行。
近期创作了三组系列作品:
一、渔隐系列
渔隐:渔为捕鱼,隐为蔽也。舟行水中,随波荡漾。喜欢渔隐的闲适自由,喜欢渔隐的吉祥寓意。
二、梅花系列
梅花是中国传统绘画题材,也是我的家乡南京市花。春日漫步金陵山水之间,梅花随处可见。她象征着坚韧、纯洁和高尚的品格。
三、琴棋书画诗酒茶花
琴、棋、书、画、诗、酒、花古称“七雅”,茶文化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未来将传承国粹与创新并举,努力不断创作新的作品,歌颂真善美,弘扬正能量。
陶丰年
创作琐谈
余习画多年,对于中西绘画均有所涉猎。传统中国画以笔墨为主,色彩为辅,笔墨二字几乎成为中国画代名词。中国画乃点、线与水墨的协奏曲,西画则是体、面和色彩的交响曲。
儿时生活在乡野,大自然陶冶了我的想象力。躺在带着泥土气息的草地,仰望天空,那变幻莫测的云朵,时而似万马奔腾,时而又似草原的羊群。漏雨老屋的墙壁又恰似一幅鬼斧神功的天然泼墨画……
家父是教师,在外地学校工作。周末,常常会带上一二本小人书给我。在那个没有手机、没有电视、没有奥数和没有任何补习班的年代,对我来说,能有小人书看,感觉是人生最大幸福的事了。
小人书看多了,就手痒痒。不久,我靠着野路子画了一套课外生活的连环画,参加了省美展居然获奖。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多年工作生活在南京,新金陵画派诸家对我影响较大。新金陵画派也是在传统基础上不断发展才有新机的,因此追根溯源,我觉得必须花功夫学习传统国画。由宋元诸家入手,宋代是人物、山水的并盛时期,元代以后,以山水为主。“学大师取上法,博众趣习百家,尽精微致广大”是我学习的理念,只有传承才能发展。中国画的创作是始终离不开水墨的,一幅好的画无不在用墨、用笔、用线和用水方面有高妙之处。画面太枯则燥,太湿则无生气,墨无变化则僵滞死板,故数块浓墨当以淡墨破之,一片淡墨又常以浓墨破之。作品在整体上远观其势,应具气韵生动;近取其质,当有点、线质量。
多年创作实践,体会到写实传神的精微,泼墨写意的畅快淋漓相得益彰。对于中国画,有时适当融入西画的色彩和光影技巧,会使作品更具浓郁的时代气息。
中国人对于国学和传统是藏在骨子里的,闲暇之际,尤喜创作诗情画意的作品。诗画融和,根据题材和形式,或追求笔墨苍润拙朴,或格调清新明快、清新隽雅、古蕴之意境。
古人推崇字如其人,画品如人品。作为渊明后人,追求真善美当是陶家遗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留下空间,倾听朋友和同道的不吝指教!
陶丰年
徐霞客(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
渔隐系列:自作诗画
(一曲笛音唱岸头,帆扬舞棹江中游。风吹柳絮伴飞燕,顺水借得一帆回。)
诗情画意 明人诗意 山居
诗情画意 品茗论道 清茶醉人
清音
诗情画意:问道
荷系列 爱莲说
荷系列 荷塘双侣
荷系列 江南可采莲
荷系列 听雨
荷系列 鱼乐图
琴棋书画系列:聚贤图
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
(本报讯编辑秦凤)琴台绿化广场上的金秋菊展,犹如一场秋日的绚烂盛宴。菊展即将结束,所以要在浓烈秋景中定格秋意,将...
2024-11-30 14:55
( 本报讯编辑秦凤 ) 落叶、松果、枝条、菊花冬的礼物虽不及春的生机、夏的艳丽、秋的秀美,但自然的周而复始便是如此,...
2024-11-30 14:28
(本报讯通信员陈松林、孙悦) 菊韵映古今,秋香满却月。武汉市第41届金秋菊展汉阳展区,将于11月1日在琴台绿化广场开展...
2024-11-05 17:47
11月1日,武汉市第41届金秋菊展暨武昌区第33届街头菊花展在武昌区首义广场璀璨启幕。此次菊展以山水武昌金秋齐舞为主题...
2024-11-01 16:44
( 本报讯编辑秦凤 )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一言道尽了菊花独特的风骨和魅力,美丽的菊花向阳开放,淡淡的清香四处飘...
2024-11-01 14:03
...
2024-01-13 18:45
中国晨报讯(通讯员史健) 为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30周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
2023-12-27 14:10
CCTV今日视界讯(中国晨报记者刘宏 孙风荣) 为进一步提升山西大同、内蒙古乌兰察布两地经济交流合作水平,12月6日,大同...
2023-12-09 08:06
CCTV今日视界讯(张选) 村庄道路干净整洁,产业发展欣欣向荣,干群关系和谐融洽今年以来,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花园屯镇...
2023-11-30 22:49
CCTV今日视界讯(云州融媒记者刘茂喜) 近日,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第二中学顺利通过大同市教育局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
2023-11-09 1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