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文化 >

《 时代印记 》——为人民而艺术丨专访孔国俊

来源:中华网| 2024-11-17 11:31

 

中国文艺是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梦想中,获得不竭的精神动力、思想支撑和艺术资源。展现新时代的壮阔气象,描绘新时代的壮美画卷,书写新时代的恢宏史诗,是当代中国文艺的神圣使命。

在历史的长河中,文化与艺术是民族精神的火炬,照亮着人类前行的道路。“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这不仅是对文化地位的肯定,更是对艺术使命的召唤。艺术,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自人民,更应回归人民,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

“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踏坚实的大地。”这要求我们,在创作中,要扎根生活,深入人民,从人民的喜怒哀乐中汲取灵感,用艺术的语言讲述人民的故事,展现人民的风采。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艺术的源泉。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只有扎根脚下这片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文艺才能接住地气、增加底气、灌注生气,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

“为人民而艺术”,意味着艺术创作要以人民为中心,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不仅是对艺术家的期许,也是对艺术作品的评判标准。艺术作品应当是人民情感的共鸣器,是人民生活的写照,是人民精神的食粮。只有这样,艺术才能在人民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我们应当牢记,让艺术的种子在人民的沃土中生根发芽,用艺术的光芒照亮人民的心灵,让“为人民而艺术”成为我们共同的追求和行动指南,共同书写属于新时代的华彩篇章。

 

 

 

孔国俊,祖藉江苏南京。职业艺术家、设计师、中国民盟盟员、宜昌市残联文学艺术协会主席、宜昌民盟书画院院士,三峡画院特聘画家。

1960年出生于湖北宜昌,自幼学习绘画雕塑,毕业于武汉工业大学造型设计系。

 

 

 孔国俊:从破碎到完整

作者:高蕙芬

 

人身上发生的事就是他人格的写照。他代表的是某种铸型以及可以结合在一起的个个碎片。随着生命的进展,这些碎片将会按照既定的设计一一落回原处。

——荣格

 

印象&镜像

 

镜头之一

 

五十多年前,一名男婴患上小儿麻痹症,父母送入医院急救。后该男婴的一条腿留下了终身残疾。

七、八年后,男孩入学,表面调皮好强,内心倔强自卑。常因各种治疗不得不间歇性地进行学业。

十一岁那年,一次放学晚归的路上,他流连在九码头江畔的大樟树底下。他仰望树顶,大自然的微光从树枝的间隙里洒落而下。他头一次感到幸福的惆怅、甜蜜的忧伤。透过翕动的树叶,他只见点点湛蓝,在那遥远天际,仿佛传来某种神秘的谕示。

然而,在人群中,他顽皮好强地本性又显露无疑。在田埂树林,常见他便是“娃娃头”,带着小伙伴们捉蛐蛐、指挥他们掏鸟窝,或是大家聚在一起,听他天马行空般地“胡诌”着各种故事。

 

镜头之二

 

一位年轻人,在彩陶厂做过设计,自己开过设计公司。衣着时尚前卫,行为不羁。

爱音乐、爱交友、爱玩闹、爱古玩……他不断地在变换着生活的模式,唯有一点未变,那便是他从来没有放下过他手中的画笔。

 

镜头之三   

 

郁闷、挣扎、探索,终归是大漠黄沙,而一直陪伴着自己的,始终是艺术。让心灵得到些许安慰的,还是艺术。后来,这位成年人终于明白,艺术对于自己来说,是事关生死的大事。若是没有了艺术,“活着”无非是行尸走肉而已。

 

 

由此,他幡然醒悟,他要将艺术的火种传递给需要帮助的人。他办起了西陵区残疾人艺术学校,他希望帮助到艺术的力量能温暖到每位学员的心。

在当今科技越来越发达的世界里,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但是精神生活却越来越贫乏。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现代人开始重视探索潜意识领域。于是,有人开始练习瑜伽术,也有人开始学习佛学,进行禅修等。但是,这些活动并不一定能给人带来真正的幸福生活。因为许多人无法利用这些实践活动的形式直达我们的内心生命的核心。

每个人的内在精神生活都是独一无二的,它必然不能被他人复制和窃取。孔国俊很早就发现自己的创作并不是自由的,它来自于内在一股看不见的力的神秘的牵引。他作画之时,不急不躁,有时一气呵成,有时淡淡涂抹几笔。

“在等什么?”有人在画布前问。

“等内心的昭示。”孔国俊回答说。

就这样自由自在、洋洋洒洒的创作时光,一晃就是好多年。“其实我一点也不自由,每次要画什么,想要表现什么,有时我会设想得很清晰,可是直到最后成画,可能和事先的设想完全不同。每次创作的过程仿佛是一个人的命运,有一双看不见的手在暗中操纵。”

 

作品《面对阴影》局部

 

细观其画,题材关于女性、女体、生命的作品占据了一定的数量。走在艺术的道路,这位外表粗犷高大的男人显得十分孤独。“的确,十分孤独,有时我会用月亮女神的力量来填满孤独,”孔国俊如是说,“夜深人静之时,我才开始工作。孤独地坐在工作室里,如水的月光陪伴着我,那一刻,我的灵魂仿佛经受了一次洗礼。”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发现:“在人类的潜意识深处,均有阴影部分,它们往往会以梦境或艺术创作的形式自动‘生现’出来。假如做梦者是位男子,那么他发现自我潜意识的是女性化身,而如果做梦者是位女子,她将发现的内心人物是男性人物。这种第二性的象征性人物常常在阴影的背后出现,给人带来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荣格分别把内心人物的男性形态称为“阿尼姆斯”,将其女性形态称之为“阿尼玛”。在男子的心灵中,阿尼玛是一切女性心理倾向的化身,诸如模糊朦脓的感情、心绪、事关未来的征兆预感等。对于男性艺术家来说,事关创作时突如其来的激情、终生不渝的创作主题以及令人措手不及的创作灵感等等。

生活粗砺地碾压,让孔国俊更渴望平静和温情。他在呼唤,在等待,属于自己的命运女神的安慰,他在寻觅内在“阴影部分”的温暖,他在呼唤内心“阿尼玛”的力量。

首先,浮动在孔国俊内在“阿尼玛”的表层的是疑惑、倔强和忧伤。在他无意识的表达中,他创作了几十幅类似的作品,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回眸》、《少女》和《聚》。

 

作品《回眸》

 

作品《少女》

 

其中,《回眸》和《少女》均运用暗淡的土黄色、沉郁的黑色、低沉的灰白。整个画面呈现出朦脓、忧伤和寂寞的情绪。他在刻画着“客观肖像”,同时,他也在这样一个真实有限的空间里表达了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体验。在孔国俊具有强烈主观色彩的表达中,体现出了关于人性的、女性的象征性表达。在这一组作品里,有回眸一看的少妇,有凝视中的少女……她们的忧伤而倔强的目光始终如一。

 

作品《聚》

 

在作品《聚》,孔国俊大胆地运用了朱红、明亮的黄、大块的黑色和深棕色。他不再细致地勾勒,而是粗犷地铺陈。在色彩的强烈对比中、在块状和条状的绘画语言强烈碰撞中,奇异地呈现出了在逼仄的空间里进行着的天马行空般的交流,令喧嚣的聚会显露出寂寞的本色。孔国俊用“日常生活的片段”表达出了“复杂的生活处境”和画家本人“内心的凝望”,整幅作品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弥漫着似真亦幻的梦魇之感。

孔国俊“阴影部分”的更有简化的真实和原始的混沌。他怀抱着一颗纯朴的爱心,来对女性生命状态的进行了深情的关照,细腻低沉的画笔在一瞬间触及到当代人敏感的内心。

 

作品《静默》

 

作品《独眠》

 

作品《独眠》运用浅浅的暗淡之色,勾勒出他内心“阿尼玛”孤独瑟缩之样貌。而在莫名的云山雾海的背景之下,远处突然一抹亮色,仿佛指向无垠的宇宙深处。“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此番追问,让观者从心底里油然而生。

 

作品《裂》

 

孔国俊在作品《裂》中,运用了他那创造象征的天赋,将具象抽象化。大量运用圆形和块状进行绘画,同时,在对色彩的精挑细选和不断体味之中,在远与近、有限和无限、挣扎与安宁之间取得了奇特的张力和微妙的平衡感,而其隐秘的灵魂也得以呈现。欲望是不可实现的,但它以幻觉的形式控制着人类的身和心,以缠绕的情感、不安的情绪等方式渗透到生活的点点滴滴。而欲望的本质是苍白而虚无。对于每个人来说,生活是真实而艰难的,孔国俊给出了自己的思考,在作品《裂》的画面上,一对居中的母性的乳房,给了观者以温情安抚和终极答案。或许,在欲望的驱使下,生命的裂变是必然的,而无论这样

肆意裂变抵达何方,温情的、大地般的温暖和承载才是人类最终的家园。

求索&三角运动

绘画是一门艺术,站在人类的整体角度来看,只要是艺术创作,就没有所谓的无目的的、短暂的、孤独的创作。康定斯基认为“艺术创作是一种力量,以改进和完善的人类精神为依归的力量——精神的三角运动。它是一种语言,只能以适当的形式与精神沟通;他是精神的粮食,精神只有借助这种形式才能得到。”

笔者认为艺术是人类生命成长的动力源。它是火焰、是明灯,它温暖、锻造、指引着人类的成长。艺术作品来自于创作者,一旦完成,作品便得到了独立的生命。它拥有了个性和独立的思想。一幅作品的艺术价值,取决于作品内在所具有的精神的完整性和个体的独立性。当两者达到某种高度时,其作品才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艺术家所要做的,不仅仅是要尽量多地掌握各种技巧和形式,更重要的是让内容充实丰满深邃,然后让形式和内容去互相适应。

基于这样的认识,孔国俊明白自己作为一名艺术家的职责和目标。他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尽可能地填合物质和精神之间的鸿沟。然而,在物质高度发达的当下,“信仰缺乏、唯科学论、利字当先”腐蚀着艺术,艺术离人性越来越远,炫技、博人眼球、“为艺术而艺术”等光怪陆离的行径应运而生。面对如此的现状,艺术家本人感到被撕裂般的痛苦。在艺术追求的道路上,绝不是一路的春风化雨、阳春白雪,而是那样一条路——一条在自我的泥潭和人类集体潜意识的浩瀚海洋里苦苦求生的艰难历程。

 

作品《祭》之一

 

作品《祭》之二

 

系列作品《祭》的色彩一如既往的沉郁、凝重,唯有中间的亮色是烈火的光芒。大量的块状铺陈,制造出成百上千的人体,他们聚在在一起,形态各异,祭台上的母亲和十字架上的人体,互相凝视、真诚献祭。他们的脚下和四周,无助人群形成了喧嚣的海洋,他们漂浮着、荒谬地热闹着,唯有那祭台母亲哀伤地仰望上空……她仿佛看到渡人的天梯,依然遥远而飘渺。

 

作品《拉纤》

 

作品《拉纤》是三峡地区诸多画家都涉及过的主题。然而,孔国俊的观察和角度与众不同。这样一个本是现实主义题材的绘画硬是被他画出了几分苍凉诡谲之感。

人和环境,对峙而有互补。抗争与逃离,一体两面,根根纤绳的拉扯,不是正暗喻着艺术家不可能如少年般的轻狂不羁,而是得背负沉重的十字架,自由在艺术中不可能完全实现,更不可能在生活中实现。

 

作品《时间的尽头》

 

在时间的尽头,一切皆可以消融。黑色溶解一切,黑色也能释放一切。在作品《时间的尽头》里,没有任何具象的事物,有的是画家澎湃而至的感悟和灵感的闪动。在画笔肆意的挥洒之时,画家无意识地再现了时间尽头的模样。

在这样的一个秘密原点里,它消融了所有的欲望,再剧烈的挣扎、追索……均是空虚和不可得。这里,欲望被蹂躏成一团,不再是一股不可控制的力量。或许,这便是宇宙的本来面目之一。

孔国俊认为自己是一个激情多余理性的人,而在笔者看来,他是一位试图驾驭好激情与现实两匹烈马的驯兽师。在多年的苦苦探索中,他一次次放弃掉黑与白的绝然对立,在追求自由和臣服现实中不断寻找合适的支点。

画如其人。终于有一天,他明白在黑与白的两级色中有无比美丽富饶的灰。只有合适的灰才能让激烈的生命得到歇息和安宁。在信念和现实之间,他终于找到了恒定的图像和力量。

 

作品《道》

 

作品《道》是孔国俊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慈祥安宁的佛像和左侧的马匹,构成了一幅富有激情和哲理的画面,它喻示着信念和实干之间和谐的关系。它从不同的角度都能给观者以温暖、力量和启发。

 

作品《故乡》

 

人的一生,无非都是在寻寻觅觅。所不同的是,有的人终其一生,是在混沌的寻觅中度过,而有的人是终于能够明白寻觅一生而萦绕停驻的原点。所幸的是,孔国俊终于找到了自己精神的故乡。他的《故乡》安宁清静,带着一丝洞明世事后的清冷。在云和雾的缠绕中,小屋、道路、湖泊、河流和宇宙的大道融为完整的整体,无法再一一分辨开来。

结语

破碎带来恐惧、焦虑,它腐蚀着人的精神生命。孔国俊用自己的艺术实践,给我们带来力量和启发,给我们探索出一条可供参考的道路,一条“从破碎到完整”的道路。“我的作品一直没有完结的时候。”孔国俊如是对我们说。这句话,是不是正喻示着——通向完整的道路,永无止境?

 

分享到:
文化视角

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

特别关注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