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文化 >

湖水无痕清见底,蓼花汀上醉深秋——四美塘公园红蓼花绚丽绽放,别有一番野趣

来源:中国网| 2024-12-02 17:55

深秋时节,四美塘公园有一岸红色,随风而动,在残阳里闪烁着余晖的温暖,映衬出秋水的烂漫,它就是蓼(liǎo)花,并不起眼却铺满了秋天的水岸,如米粒一般细小,缀满离别的伤感,倾诉着千年的思念。

说起蓼花,也许人们感到陌生,而当你偶然间识得它的名字,将其对照,则会恍然大悟,原来似曾相识。蓼花,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节常膨大。托叶鞘状,抱茎。花小,白色或浅红色,穗状花序或头状花序。

蓼花又称水蓼,别称蓼子草、红草、大红蓼、狗尾巴花等,它虽然不名贵,却是从古至今人们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植物之一。四美塘公园的蓼花生在冬季绿茵茵的草地中,霁天空阔,云淡江清,碧水无痕。绿杨堤岸,蓼花汀畔,秋心残梦。

红蓼,来自《诗经》里的《郑风·山有扶苏》“山有桥松,隰(xí)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其中的“游龙”,就是红蓼。山上的青松,湿地中的红蓼,都是对情侣约会环境的意象描述。诗句中的“隰”字,意为低平潮湿的地方,它指出了红蓼典型的生长环境。

红蓼,一种叫乡愁的植物。猝不及防,在他乡公园与你邂逅,你就像那开启思念的手,或者说你就是思念本身。童年时代,在农村陪伴了多少童年的回忆。小时候并不以为意,却不知已深深烙在心里,缠绵成永远挥之不去的思念。

陆游诗中“十年诗酒客刀洲,每为名花秉烛游。老作渔翁犹喜事,数枝红蓼醉清秋。”客居刀洲,诗酒生涯,秉烛游,赏名花,老来隐居,虽为渔翁却依然可以看到数枝红蓼,醉意清秋。

分享到:
文化视角

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

特别关注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