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延展阅读 >

当代著名画家李成林作品欣赏

来源:中国网| 2025-06-14 11:53

【艺术简历】

李成林,别署小堡闲人象外楼主,1968年1月出生于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中国冰雪花鸟创始人、中国冰雪花鸟研究院院长、中国冰雪画研究会副会长、俄罗斯列宾学院客座教授、联合国世界和平艺术大使、中俄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于志学工作室画家。主攻研究冰雪花鸟,用传统写意花鸟方法在于志学冰雪山水的技法基础上开拓了李成林冰雪花鸟,分别在深圳,北京,郑州,合肥,南京举办个人画展、参加联展以及全国大型书画展览,并接受多家媒体杂志的专访与报道于刊登。多幅作品被国内外多家机构及个人收藏,个人专题介绍散见于各种美术报刊,杂志,出版个人画册多种。

《疏林萧竹千堆雪》180×96cm

 

浅谈冰雪花鸟画是怎样形成的

今谈谈冰雪花鸟画,但是说这个话题,不得不说它的由来,也不得不说说我的老师于志学。那就是说说他老人家的冰雪山水画的由来,在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字典”里,反映了东北地区的中国画难得一见,就东北的冰雪画更是没有。于志学老师在1960年开始研究雪景画,并创造了多种表现冰雪的技法,这些特殊的画法解决了千年以来传统中国画无法直接表现病冰雪问题。而且逐步形成了与于志学冰雪山水的面貌!

 

《梅花欢喜满天雪》138×70cm

我是偶然的机会,2008年在美术报及中国书画报上看到了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名家工作室招生简章,就带着忐忑的心情报了其他名家花鸟工作室班{这里你就不说这个花鸟工作室导师是谁了}。因为我之前是画传统写意花鸟的。我也是南方人。当时也不了解于志学的冰雪山水。因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名家工作室招生有了人数限制,研究生院的工作人员电话通知我安排推荐到于志学冰雪山水班。

 

《画屏闲展雪竹韵》180×70cm

2008年8月26日,当时我跟爱人要求去北京参加面试时,妻子极力反对,反应非常强烈,因为一家四口在一年时间分了四个地方,她一时难以接受,儿子女儿读大学一个去马鞍山,一个去合肥,我又要去北京。我也理解她当时的反应。当时无可奈何的我准备放下时,妻子又说了一声,你去吧!我欣喜若狂,准备了画板画架,收拾了要带的必备衣物,于2008年8月28日坐绿皮火车赶往北京,那时候还没有动车高铁,当时是28日下午3点半坐滁州赶往北京的火车,还没有买上卧铺,现在想想很不容易,第二天上午9点半。到了北京,第一次上北京啊,心情啊,是无比的激动。当时火车进入北京时,火车上就唱起了北京欢迎您!

 

《多子图》138×70cm

到了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报个到,然后在附近找个宾馆暂住,第二天参加研究生院于志学冰雪山水班的现场考试,有幸录取成为2008届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于志学冰雪山水高研班的一员,也是第一次见到了于老师。从此开始冰雪山水的学习,经过了系统的于志学冰雪山水画的技法的学习与于志学冰雪山水临摹,慢慢的掌握了冰雪画的技法。在研究生院的学习过程中,生活是非常不容易的,住的地方一时没找到,在宾馆里住了几天,一天一百二的费用感觉吃不消,又转到一天三十元地下室住,地下室空间封闭的狠,只能放六十公分的独睡床和三十公分走路的空间,特别是晚上睡觉,空气全靠墙壁上电风扇在给房间换气,三天下来差点给闷死,无可奈何又回到旅店上面花一百二又住了几天,直到在东四八条在一个老四合院里找到一间约七个多平方的房子,每月八百元,总算有个长时间居住的地方,好安心画画。

 

《雪韵》180×96cm

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期间经常安排其它艺术门类的名家来上一些大课。加上研究生院离中国美术馆很近,也经常去看看展览,在这个过程中提高了认知,提高了眼界,慢慢的认识了什么是艺术:艺术通常被视为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它通过表现形象来反映现实,但具有更高的典型性的审美价值。艺术不仅仅是对现实存在的简单复制,而是通过艺术家创造性加工,表达了一种超越现实的审美体验。也就是说,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了创造创新了,才能说作品的艺术性。有了发展、创造、创新的作品的画家才能称得上是艺术家。{这里说创新的作品要美,要有异于常人的想法,也有共性,能要能打动人、感动人的作品}。

 

《冬日暖阳》138×70cm

有了这样的认知,加上导师于志学常说:继承不是重复,一切在于创造。我开始了自己的思考,学习老师的冰雪山水,不是目的。要有自己的笔墨语言。于是开始自己的传统写意画花鸟画与冰雪山水的嫁接过程。这个过程很不容易,因为没有临摹性和借鉴性,只能反复试验。运用中国画的传统的理法、章法。用了近十几年的反复探索不停的在实验。存精华去糟粕,通俗的说就是把自己每一次的实验,每一次的画。把感觉好的地方保留下来,画的不好的地方下次注意不能再出现这样的问题。妃“废纸三千”这个说法源于王羲之对儿子王献之的教诲。

 

《残阳隔林远》180×70cm

在这个实验的过程中啊,用的都是红星宣纸,冰雪花对纸的要求是很高的。当时对一儿一女都上大学的我,无疑压力很大。这个过程不断的否定。这些年研究的过程中不如意作品都烧了,何止好几千张,应该不止是废纸三千了。其中酸甜苦楚,交织进行,终于形成了李成林冰雪花鸟的艺术面貌的独创性。

 

《天地悠悠》138×70cm

于志学老师给予了高度评价,”成林在传统的基础上,通过冰雪画矾墨新技法和语言形式,追求前人画画鸟所没有开启的表现途径,去完成自己艺术原创性因素的自我理想。并借此树立自己艺术风格!传统花鸟画形成转换成具有新的现代意识和冰雪美学审美内涵的大写意风格,,故而便打上了李成林冰雪花鸟的鲜明的艺术符号”.山水画家周逢俊先生也给予了鼓励:“寒禽杂卉开新境,南北兼容意自通”,李成林画观感文:时下多有画雪景者北人也,北人风神自立。缘于旷原雪国,森谷浩瀚之实观,水墨实验之久矣。

 

《雪满山中高士卧》180×96cm

自有一套模式:先矾水笔墨,拖,洒,喷,泼,皴檫,勾勒等再加以白粉点提。此法始于于氏,故谓于氏新法。然观其北人,笔墨无古风,少有苍茫沉郁之气矣。成林弟为南人,居于醉翁亭侧,环滁皆山也。其虽为于氏门人,得于氏亲传,然文化地理有隔,其雪景技法上虽有融而貌不合。

 

《往往食后》138×70cm

成林多杂卉野丛,尤重竹,或依溪而立,或依岩姿垂,有冷意疏寒之荒境,有峻拔清丽之气象。清人沈增植云:“治学必须另辟蹊径。一探古人未至之境”成林笔下有此意蕰。书画届师友评价众多,这里不一一举例。感谢于师与众师友鼓励和厚爱,艺无止境。今后在冰雪花鸟这条路上继续前行,去抚存箐。拭目以待吧。

2025年4月13日

 

《田铺银絮暗生津》180×70cm

 

《紫气东来》138×70cm

 

《夕阳映雪》180×70cm

 

《那年往日》138×70cm

 

《雪乡晨雾》138×70cm

 

《野趣》138×70cm

 

《万树冷浮银》138×70cm

 

《泻下清香露一杯》138×70cm

 

《北国风光》365×145cm

分享到:
文化视角

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

特别关注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