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民网| 2025-06-27 10:51
前言:笔墨丹青颂党心,初心如磐向未来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初心使命历久弥坚。在喜迎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我们以“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主题,以笔墨抒怀,以丹青铭志,用艺术的语言讴歌党的光辉历程,描绘新时代的壮美画卷。
从南湖红船的星火初燃,到复兴伟业的宏图铺展,中国共产党始终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同行。此次媒体活动旨在通过书画艺术这一中华文化瑰宝,展现党员干部群众对党的赤诚之心,传递砥砺奋进的信念与力量。每一笔勾勒,都是对红色基因的传承;每一抹色彩,都是对盛世华章的礼赞。
让我们以艺术为媒,重温入党誓词的铿锵誓言,感悟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凝聚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合力。愿此次活动成为一次思想的洗礼、一次初心的回望,激励广大党员群众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赓续荣光、续写辉煌!
张泗端,号端石,中共党员,1953年生。当代书法家。毕业于解放军政治学院、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研究生班。国宝艺术传承人,中国书画家联谊会书画研究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研修交流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书画家报编委,央广文旅文化形象大使,中国文化传播大使,中国文化国际形象大使,央视文化产业中心书法评论家,CCTV央视在线栏目组艺术顾问,文化复兴杰出贡献艺术家,中国名家书画院首批挂牌艺术家,中央艺术名家书画院首批央美智库专家,北京艺海丹青书画院名誉院长,广东惠州永安书画院名誉院长。
在书法艺术上、张泗端秉承恩师欧阳中石“作字行文,文以载道,以书焕采,切时如需”的书学思想,坚持“重传统,随时代,求自我”的书法学习理念,坚持书法的传统性和民族性,坚持艺术为人民、为时代服务的创作方向,德艺双修,品行端良。多年来创作书法作品六千多幅,数十次参加国际国内书法展赛、活动,有广泛的社会影响。曾获原文化部“建国六十周年文艺创作突出贡献奖”等多种荣誉和称号。2019年11月,在民族文化宫举办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张泗端个人书法展",民族文化宫博物馆收藏了其中两幅作品作为馆藏文物。在成年累月的习书过程中,其在与书法文化相关的儒道释、中医、诗词等传统文化上有所用功。擅作楷书、行书、草书、榜书,作品有突出的个人风貌。其楷书被誉为端楷而独树一帜。
张泗端的书法创作实践,受到众多艺术前辈的关注。2009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时年90高龄的中国美术家协会前顾问王琦先生为其撰文,称其书法已达“性道一体,道法自然”之境界。2013年以来,欧阳中石、沈鹏、权希军、冯远、言恭达、罗扬等对其书法均有肯定的评价。2020年12月,《中国书画家报》载文,称其书法“端庄典雅,气象正大”,代表了当代书法审美的主流。2021年12月,《新文艺》杂志刊登“蕴椟既久,声实自彰一一新文艺群体艺术家张泗端艺术人生访谈”,概述了其初心念念,命运多舛的艺术人生,赞扬了在书法艺术研习上取得的成就。2022年7月,《人民艺术家》杂志“春华秋实”栏目,用13个版面介绍了张泗端的书法艺术成就,编者按称:张泗端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扎实的艺术功力,成就了他”字如其人“的艺术独彰。2022年10月,央视频与张泗端艺术对话,其表达了挚爱书法艺术,为书法作为国粹的纯粹,纯洁而努力的心愿。
2023年,张泗端“获国际艺术百花奖“,“两创工程”先进人物奖,2023,2024获国家品牌书画类品牌人物奖。2024年,《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由央广国际文化交流艺术委员会主办的“孙晓云,张泗端《中国巨星双人集》”,2025年,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中国文化·功勋人物张泗端精选作品集》。
墨韵书情,礼赞时代
书法,作为中华民族独有的艺术瑰宝,承载着千年文脉,亦映照着时代精神。张泗端的这两幅红色主题书法作品,以笔为媒、以墨传情,在红与金的交织中,书写对家国、对党的炽热礼赞。
其中一幅作品“创兴邦事业,歌盛世风华”,以简洁有力的联语,勾勒时代宏章。“创”字开笔,似破茧之势,喻示国家建设征程中敢为人先的勇气;“兴邦事业”四字沉雄,传递出投身家国建设的担当。右侧“歌盛世风华”,笔锋稍显灵动,如时代欢歌的旋律,将当下国泰民安、文化繁荣的气象,以书法的韵律舒展。字与字间呼应,恰似建设者与歌颂者的对话,彰显“实干+共情”的时代节奏。
另外一幅“党恩毋忘,初心引领前行路;国梦同追,壮志崔开幸福花”,聚焦红色传承。“党恩毋忘”四字凝重,是对历史恩泽的敬畏;“初心引领”笔势上扬,暗含理想信念的指引力量。“前行路”三字衔接自然,如接力棒传递,将个体奋斗融入百年大党的奋进历程。落款“张泗端撰并书”,为作品烙上专属印记,更显创作的真诚。
从艺术技法看,两幅作品皆以行书为骨,笔画粗细相生、方圆兼备。红色笺纸打底,金色墨韵游走,既呼应传统喜庆审美,又以强烈视觉冲击,凸显主题的庄重。布局上,联语对仗工整,长幅行气贯通,体现书写者对章法的娴熟把控。
更深层看,作品以书法艺术为载体,将时代命题融入笔墨。在建党纪念的语境中,让“初心”“兴邦”等关键词,借传统书法的筋骨与温度,抵达观者心灵。这不仅是个人艺术创作,更是以笔墨参与时代叙事,让古老书法在红色传承与时代建设中,焕发新的生命力——既守正传统技法,又创新主题表达,让观者于墨香中,触摸到家国情怀的厚度,感知到时代奋进的脉搏。
当笔墨与时代同频,书法便超越艺术形式,成为记录时代、传递精神的桥梁。张泗端的这两幅作品,正是以这样的姿态,让我们看见:传统书法之美,可承载时代宏愿;红色精神之力,能激活笔墨新篇。
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
(本报讯编辑秦凤)琴台绿化广场上的金秋菊展,犹如一场秋日的绚烂盛宴。菊展即将结束,所以要在浓烈秋景中定格秋意,将...
2024-11-30 14:55
( 本报讯编辑秦凤 ) 落叶、松果、枝条、菊花冬的礼物虽不及春的生机、夏的艳丽、秋的秀美,但自然的周而复始便是如此,...
2024-11-30 14:28
(本报讯通信员陈松林、孙悦) 菊韵映古今,秋香满却月。武汉市第41届金秋菊展汉阳展区,将于11月1日在琴台绿化广场开展...
2024-11-05 17:47
11月1日,武汉市第41届金秋菊展暨武昌区第33届街头菊花展在武昌区首义广场璀璨启幕。此次菊展以山水武昌金秋齐舞为主题...
2024-11-01 16:44
( 本报讯编辑秦凤 )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一言道尽了菊花独特的风骨和魅力,美丽的菊花向阳开放,淡淡的清香四处飘...
2024-11-01 14:03
...
2024-01-13 18:45
中国晨报讯(通讯员史健) 为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30周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
2023-12-27 14:10
CCTV今日视界讯(中国晨报记者刘宏 孙风荣) 为进一步提升山西大同、内蒙古乌兰察布两地经济交流合作水平,12月6日,大同...
2023-12-09 08:06
CCTV今日视界讯(张选) 村庄道路干净整洁,产业发展欣欣向荣,干群关系和谐融洽今年以来,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花园屯镇...
2023-11-30 22:49
CCTV今日视界讯(云州融媒记者刘茂喜) 近日,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第二中学顺利通过大同市教育局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
2023-11-09 18:48